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史卓鹏  薛凯  王雪  雷强  陈威威 《建筑科学》2021,37(9):137-143
本文通过对泡沫混凝土防火外墙板抗弯性能和耐火性能试验研究,建立强度计算公式,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泡沫混凝土防火外墙板承载力、刚度以及耐火性能满足变电站墙体材料常用荷载要求,为我国装配式变电站中围护墙体材料提供更多的优选对象.  相似文献   
2.
传统电网工程招标采购前组织大量专家进行材料审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仍难以完全规避漏洞。鉴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设计的变电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平台,平台采用集中服务器部署,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据层、技术组件层、业务层,其中业务层包括知识库和业务模块两个子系统,业务模块提供项目管理、工程设置、算量管理、清单管理、报表管理和招标分析6个功能模块。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平台满足变电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网建设快速发展,输电线路走廊日益狭窄,线路经常途经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地段,国内目前主要采取灌注桩穿过液化层,防止土体液化.通过分析地震液化机理和微型钢管群桩的受力特性,提出了输电线路途经地震液化场地时采用抗液化微型钢管群桩基础的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与普通单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抗液化微型钢管群桩对土体有加固和提高抗液化剪应力的作用,并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220 kV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建设规模、出线情况及设备的特点,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探讨电气主接线及布置方案,以期达到节约投资、减少占地、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升电网精益管理、变电施工水平,推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将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建设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基于电网信息模型技术研究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该方案以电网信息模型(GridInformationModel,GIM)来获取三维工程量信息,通GIM设计标准来规范可传承的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信息,建立对应的统一模型框架以及描述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施工,能够全面的开展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视化操作,能够提升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电网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相似度因子的双馈风电场送出线路单相接地保护方法。推导出电网故障下的风力发电机端口短路电流表达式,分析风电送出线路故障后故障电流的暂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电送出系统的0模瞬时值模型。然后,利用区内外故障时模型差异特征构造0模电压波形相似度因子,进行故障定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各种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均能正确识别区内外故障,不受过渡电阻和频率偏移影响。  相似文献   
7.
半户内式变电站具有节约用地、外形美观等优点,但由于电气布置工艺要求,使结构规则性不易满足。并且这些建筑一般具备层高较大、横墙较少及跨度较大的特征,所以对于变电站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到平面的合理布置、抗震薄弱部分的设计以及建筑物抗震构造措施。目前该类结构工程实例极少,缺乏实震检验,且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采用杆端塑性铰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某拟建220kV半户内式变电站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变电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总结了结构的地震反应特点,评估了其抗震性能,并明确了抗震薄弱部位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下,结构最大位移角小于限值;主体结构未出现塑性铰;附属结构出现少量塑性铰,且所有塑性铰均未超过正常使用范围;结构的整体刚度没有下降,承载力未达到限值。结构整体设计过于保守,建议对结构设计进行性能化升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