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亚明 《计算机学报》1992,15(8):611-619
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台大型主处理机的系统结构.然后,介绍了适合于大型主处理机的功能测试法,并且对处理机的不同部件:运算部件、指令控制部件、存储体和存储控制部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算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疾病及健康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人们不再将关注点放于治疗疾病的相关医疗器械与药物成分,而是逐渐对起着预防、改善或辅助性缓解作用的新兴物质、成分或加工产品进行着重了解。这类物质对机体的作用更加侧重于通过定期的外部摄入来维持生理功能的运转或或促进健康。可外部摄入且有益于机体的物质最基本的要求是食用安全,而无副作用、多种类、多元化将、高效方便将是人们未来关注的新标签。定期摄入具有安全认证的益生菌产品,被认为是改善人体健康状况以及缓解疾病的一种较为安全且普遍的方法,而益生菌存活率低,发挥作用要求较高,使得其在大规模制备、长时间运输储存并保证其作用特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到目前为止,各种保证益生菌高活性的制备、储存方法也在被不断地研究。近年来,伴随人们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已发现由益生菌通过不同制备方法所得的后生元也可对机体产生积极影响,并具备益生菌产品所不具有的稳定且储运方便等特点,或将成为未来改善机体状况或增强机体功能的新方向。本文综述后生元对机体的各种功能,其相关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摘 要:为探究稻壳粉着火敏感性,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SEM对其粒度进行分析及形貌表征,利用Godbert-Greenwald炉、固体自燃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仪对自燃点温度、最低着火温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壳粉颗粒越大粒度分布越集中;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粒度的减小呈降低趋势;标准试验模式下,粒度D50=52.9 μm的稻壳粉自燃点为225.1 ℃;粒度一定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模具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当高度达到20 mm最低着火温度达到最低,且不再随模具高度的升高继续降低。本试验结果可为工业过程安全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型产品的可靠性模型建立,给出了可靠性分配的方法,并根据产品使用环境设计了可靠性试验方案和具体实施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调研国内外文献,形成两个层级的镁粉尘燃爆体系框架,并从镁粉尘燃爆敏感参数、粉尘云爆炸强度、燃爆机理、粉尘云火焰传播特征及镁粉尘爆炸防护5方面展开综述,分析和评价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试验设计应考虑镁粉氧化程度对敏感参数及爆炸强度的影响。从提高试验数据的完整性、改善试验方法、建立镁粉尘云火焰传播测试标准、多元化防爆措施研究4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可燃粉尘燃烧危险性,分别对红木粉、烟丝粉、石松子粉以及稻壳粉的自燃温度和燃烧速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75μm筛下的四种粉尘自燃温度分别是231.0、219.7、222.3、228.1℃;采用固体点火方式,测得石松子粉火焰传播速率为1.74 mm/s,其他三种粉尘点燃后两分钟内燃烧距离均未达到80 mm,判定该四种粉尘均不属于易燃固体。通过研究自燃温度对燃烧速率的影响发现:燃烧过程中,四种粉尘自燃温度对燃烧速率不起主导作用,二者表现为弱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SEM、XPS、XRD及FTIR表征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采用20 L球爆炸测试装置及1.2 L哈特曼管试验装置对其爆炸特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粉体为纳米级孔状三维结构,主要组成元素为Si和O,呈非晶形态,表面附有-CH3及-OH基团;爆炸下限为40~50 g/m3,最大爆炸压力为0.70 MPa,最大爆炸指数值为7.84 MPa·m/s,最小点火能为520 mJ,爆炸危险等级为St1。  相似文献   
8.
基准程序法     
叶亚明  刘横 《计算机学报》1992,15(4):295-30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基准程序测试法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基准程序法从早期仅仅面向CPU的评价发展到如今对整个系统的评价,并且和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编译程序,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的发展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作为评价方法的基准程序法也相应地发展.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作站和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评价,基准程序法也进行了尝试.远程终端仿真器RTE的引入使得基准程序测试活动领域的进展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