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造型奇特,结构复杂。首先介绍了工程特点、难点,阐述了具体施工技术,从钢结构节点深化设计、宽翼缘箱形空间弯扭钢柱制作及安装、复杂劲性核心筒施工、管桁架屋盖安装、钢结构合拢、临时支撑架卸载及焊接质量控制等方面对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实践表明,工程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工程17个核心筒采用劲性混凝土结构,核心筒水平钢筋、暗柱箍筋与型钢钢骨连接复杂,经对钢筋节点的深化设计,降低了施工难度,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3.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为多支撑筒体组合空间大跨悬挑复杂钢结构体系,在设计阶段的结构力学分析、能耗优化;在建造阶段的施工管理;在建筑产品交付后的物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得到有效应用。尤其在施工阶段,可以及时发现设计阶段的错误,避免造成大量返工,利用BIM模型进行结构、机电及装修等虚拟施工,对施工方案比选、优化,以减少建造成本,实现安全、可靠、高效施工。  相似文献   
4.
<正>一、立项背景本项目研究依托重大工程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它是国内外著名地标工程,其规模和复杂程度不低于已建成的国家大型奥运工程,总建筑面积14.68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7层,建筑屋顶高度59米,平面尺寸220m×200m。建筑外形极不规则,多处大尺度悬挑。建筑中心位置是1个能容纳1700名观众的大型歌剧院,它和7个大型会议厅及40个中小会议厅共同坐落在距离地面15.3米高的一个近3万平方米的超大转换平台上,该超大转换平台仅由分布不均的14个筒体及少量稀柱支承,超大平台下空间自由开敞,形成一种支承在空中的建筑,给结构设计与建造带来了空前的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