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2.
姜省 《华中建筑》2007,25(12):95-99
归纳整理了潮汕传统建筑装饰题材的发展沿革、取材类型、取材特点,并结合儒学思想、民俗美学、社会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初步分析了当地传统建筑装饰题材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和美学取向.  相似文献   
3.
广州湾(现湛江市)于1899年被强租。早期法国计划在麻斜河口分设东西军营以加强军事控制,并在东岸着重建设麻斜新城与赤坎埠争利,失败后转回西岸发展白雅特城。套用东南亚的管治经验,白雅特城由法国人主导进行政治控制,赤坎埠由华商精英主导进行商业经营,广州湾开始较为稳定发展并演进为双核主体空间结构。白雅特城采用轴线控制的方格网格局以彰显控制权威;赤坎埠因发展时序建成四个组团,空间呈现多元拼贴特征,二者共同建构了湛江历史城区的底图。  相似文献   
4.
大良历史文化街区是明清顺德县(现顺德区)城所在地,明末作为军事寨堡开始建设,清代逐渐扩展为地方贸易中心。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推行市政改良,顺德县成为率先改革之地。本研究梳理大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变迁与空间演变,总结其基于自然地形的空间结构和导因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梳理其特色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以文化景观层叠分析法提取其县治时期、商贸发展与市政改良三个时期的文化遗产核心价值要素,为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的新思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源  姜省 《南方建筑》2014,(6):4-11
建筑图书是传播建筑知识的媒介,近代建筑图书的出版改变了我国历史上建筑专书甚少的状况,影响了近代建筑学的发展。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指出研究近代建筑图书的必要性,梳理了近代出版的建筑图书的书目、编著者、出版时间和出版者等信息,将之整理成表,并进一步讨论了近代建筑图书出版的整体特征。论文最后通过考察图书的印次来探讨近代建筑图书的影响,分析了再版次数最多的三种图书《房屋》、《建筑构造学》和《房屋建筑学·住宅编》的作者、内容、编辑意图和读者对象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姜省  刘源 《南方建筑》2014,(6):12-15
以民国专业出版物为材料分析学者观点,对照当时的城市规划实践,总结近代中国流行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认为分区制与田园都市相结合是近代中国主流的规划理论。抗战爆发后,城镇疏散理论跃居主导地位,引发了卫星城和城镇体系理论的讨论,并成为官方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8.
姜省 《古建园林技术》2008,(1):3-8,I0001
潮汕传统建筑以其热烈的装饰色彩,夸张的装饰造型,独到的装饰审美情趣有别干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行走在潮汕地区的街巷中,常常被其外观装饰的绚烂多彩打动,而这装饰所采用的主要工艺就是嵌瓷。  相似文献   
9.
姜省 《南方建筑》2011,(2):18-22
基于当地商贸经济的持续繁荣,近代广东四邑地区的城镇建设比较先进。以各县城和江门城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改造普遍采用骑楼街市的形态,形成了均质的城市肌理,发展了繁荣的商业街市;地方中小城镇则普遍采用圩场加骑楼街的形态,以适应农村定期墟市和常日商品供应的要求。中心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备,公共交通发展较快,建设了大量的公共建筑和公园等,构筑了新型的市民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完成了对传统城市空间的分解和重构,反映了四邑近代城市形态深受西方现代城市文明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姜省 《南方建筑》2010,(6):69-73
在民国时期相对平稳的政局下,以侨汇为经济支持的四邑地区城镇建设蓬勃发展。在政府与城市管理部门的主导之下,城镇规划与管理、城镇基础设施营建、墟市改良、公共空间开拓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四邑地区的中小城镇进入了近代化的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