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和谐美是高品质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目标,关注安全和美观双重因素的和谐统一,兼顾人们视觉和心理双重感受的环境体验.但很多住区环境设计却往往顾此失彼,忽视了二者的协调性.借助CPTED策略,解析安全和美观在营造和谐美的住区环境设计中的耦合效应.通过探寻美观和安全两个基本需求的契合点,从二者在住区环境中的设计原则、设计着眼点、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共同营造和谐美住区环境的优化建议.在营造视觉和心理双重美感的同时,创造安全感高的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环境的环境特征影响空间环境的防卫安全性能,继而影响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被害恐惧感是一种害怕自己成为犯罪侵害对象的心理感知.空间环境的可见性、领域性和意象性等特性是影响被害恐惧感的环境特性.文章以"CPTED"和城市"易犯罪空间"理论为支撑,对长春市代表性封闭式住区进行调研,运用SPSS软件数理分析工具对调研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梳理住区环境中影响被害恐惧感的防卫安全问题,以及环境特性如何影响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同时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改善封闭式住区环境特性的设计策略,减弱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  相似文献   
3.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引发环境参与者"被害恐惧感"的空间环境要素的载体.彩织街是长春市一条典型的生活性街道,存在易引发"被害恐惧感"的消极病态的空间环境因素.利用SPSS数理分析工具对调研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被害恐惧感"的空间环境影响因素模型,从诸多环境影响因素中梳理出主导影响因素,确定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活动组织、领域性、监视性和接近控制.借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中的自然监视、活动支持、领域强化、意象维护、接近控制等策略,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在改善街道环境品质的同时,减弱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住区是我国城市住区的重要形式之一.长春市新城区的开放式住区存在领域性不强、环境维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易诱发居民的被害恐惧感.通过调查问卷采集长春市新城区典型开放式住区被害恐惧感的基础数据,借助SPSS软件的数理量化分析工具,采用"因子分析"对被害恐惧感的多种空间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归结成四组主要的影响因子,再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