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软土结构性强,灵敏度高,常规室内试验测得强度参数偏小,而十字板剪切试验对土体扰动小,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是十字板剪切试验无法直接得到土体的c,φ值,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转换。该文结合某一工程案例,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根据十字板剪切试验推算软土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发现几种方法对于软土内摩擦角φ的推算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粘聚力c偏大。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地基承载力公式修正c值的方法,对规范方法进行粘聚力修正,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地形微变远程监测仪(IBIS-L)及其在堤坝边坡变形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和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开发了基于IBIS-L的堤坝边坡变形预警系统的应用软件,实现了将IBIS-L所测的参数结合常规监测参数,建立考虑环境影响因素的数据模型,用于堤坝边坡变形的预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4.
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原状土切线模量法分别计算地基土和桩基的非线性P-S(荷载–沉降)曲线。假设两者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桩和土的位移相等的条件下,根据桩和土的P-S曲线确定桩和土分担的荷载。通过控制沉降量和调整垫层的厚度,协调桩、土的相对刚度,使天然地基和桩基的承载力充分发挥;通过优化设计,使土和桩分担的荷载及沉降都达到要求的目标,从而使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达到比较理想的优化状态。最后,通过工程案例说明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扩缩径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工程问题之一,对桩基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依托广东珠海某沿海桩基工程,采用PLAXIS 2D软件分析深厚淤泥地层及粉质黏土地层中不同扩缩径条件下(2倍直径、正常直径和0.5倍直径)桩基承载力及桩身应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地层扩缩径桩和正常桩承载力相差不大,粉质黏土地层扩径桩承载力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大原位测试技术在珠三角软土工程中的应用和验证用十字板剪切试验推算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以珠海某软土填方边坡和广州南沙某基坑工程中软土原位测试与工程应用为例,开展了原位测试结果与室内指标的对比分析和成果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原位测试能较好地反映软土的实际状态,用十字板剪切试验推算的软土抗剪强度参数值大于室内土工试验得到的参数值;在珠三角地区用《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S 147-1—2010)中附录J方法推算得到的软土的黏聚力偏大,超出经验范围值,所以尚不宜直接用于工程设计。建议进一步对原位测试数据的应用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以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广义位势理论从数学原理出发,将主空间的应力应变关系转换成六维空间的应力应变关系,从而建立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具有明确的数学依据和更少的物理假设。然而,将广义位势理论的本构模型开发到大型数值分析软件,并在六维应力应变空间中进行数值计算和验证的工作尚不多。为此,介绍了广义位势理论的多重势面模型和二重势面模型,详细分析了2种模型用于数值计算的弹塑性矩阵,并以2个二重势面模型(不考虑剪胀性的类剑桥模型和考虑剪胀性的类剑桥模型)为例,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中实现2个模型的开发。将开发的本构模型在FLAC3D的六维应力应变空间中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数值计算结果和室内三轴试验成果,说明了广义位势理论的本构模型在六维应力应变空间的计算精度是较高的,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科学性和开发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地基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术界也对“缺多少,补多少”充分利用地基土强度的概念达到共识。但是,寻找一种理想的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亟待解决。该文提出了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切线模量法及相应计算程序,并对其应用于工程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地基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术界也对“缺多少,补多少”充分利用地基土强度的概念达到共识.但是,寻找一种理想的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亟待解决.该文提出了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切线模量法及相应计算程序,并对其应用于工程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热力学热传导原理和材料力学力和力矩的平衡原理,提出了考虑温度场的电弧快速成形涂层和基体热应力分析方法,能计算涂层成形后,由于自身温度降低以及向基体热传导产生温度场变化引起涂层和基体的热应力.借助广义热传导方程并赋予给定初始和边界条件,推导了基体厚度方向各位置温度分布函数,将推导的温度分布函数结合温度应变方程、力和力矩平衡方程推导了涂层和基体由于温度场变化产生的热应力理论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热应力理论计算方法较好反映喷涂成形后涂层和基体间热应力分布规律,能较好控制涂层的质量,实现厚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