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 《风景园林》2019,26(8):8-19
由于人类体验自然的渴望日益增长,在政治和实践层面,在城市中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显得越来越必要。关于“城市荒野”的思想和规划旨在提供一种特殊的自然体验。鉴于不同荒野思想之间存在冲突,风景园林师必须设法了解已有的荒野认知及其含义。通过 3 个荒野类别—“未知荒野”“特定荒野”和“过程荒野”,探讨发展千年的荒野理念,并提出“殖民化”(colonisations)概念作为理解荒野理念发展的一个关键。自然过程伴随着动植物对空间的殖民,而人类进入和占有空间的殖民过程则包含生理、心理和精神 3 个层面的内容。空间命名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精神和象征意味的殖民化形式。例如,人类在城市中发现野生植被,称其为“野性自然”或“城市荒野”。然而,如今大多数(尤其官方)的荒野定义中均排除了人类干扰:一旦被殖民,真正的荒野就不复存在。科学研究对自然过程的殖民化已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于人类有关自然和荒野的认知和态度了解并不多。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基于自然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创造令人满意的景观也非常重要。探讨与“城市荒野”有关的论述、规划和设计观点及思想。 由于人类体验自然的渴望日益增长,在政治和实践层面,在城市中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显得越来越必要。关于“城市荒野”的思想和规划旨在提供一种特殊的自然体验。鉴于不同荒野思想之间存在冲突,风景园林师必须设法了解已有的荒野认知及其含义。通过 3 个荒野类别—“未知荒野”“特定荒野”和“过程荒野”,探讨发展千年的荒野理念,并提出“殖民化”(colonisations)概念作为理解荒野理念发展的一个关键。自然过程伴随着动植物对空间的殖民,而人类进入和占有空间的殖民过程则包含生理、心理和精神 3 个层面的内容。空间命名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精神和象征意味的殖民化形式。例如,人类在城市中发现野生植被,称其为“野性自然”或“城市荒野”。然而,如今大多数(尤其官方)的荒野定义中均排除了人类干扰:一旦被殖民,真正的荒野就不复存在。科学研究对自然过程的殖民化已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于人类有关自然和荒野的认知和态度了解并不多。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基于自然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创造令人满意的景观也非常重要。探讨与“城市荒野”有关的论述、规划和设计观点及思想。  相似文献   
2.
信息亭     
正整个采石场花园区一共有7个采石场,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不同的修复和干预的手段,形成的景观特色和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希望能有一个空间展示园区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能够让更多的公众和专业人员了解这些,这也是园林博览会应有的责任和功能。再者,这个区域面积有30多公顷,也需要一个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3.
南入口广场     
正由于新设置了园博园南大门,需要设计南门内外广场作为人流集散和引导的空间。南门外城市道路的设计标高比内部园路高5.6m,这意味着南门内广场必须是一个斜坡广场。园博会这样的大型展会活动的入口需要容纳大量的人流,因此入口内外的空间要求比较宽敞。同时南门建筑的宽度达到74m,综合以上考虑,内广场总宽度不宜小于60m。从南门建筑到主园路的距离是110m,如果设计一个60m宽、坡度5%的直  相似文献   
4.
正5号采石场是7个采石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约3.2ha,开采深度也最深,达28m。它是最后停采的,整个山体基本被挖空,满目疮痍。这个采石场没有形成突兀陡峭的山崖,只留下来两处岩石岬角将坑体分隔成不同的空间层次,岬角最高处与坑底最低处高差有30多米。采石场底部高低不平,被采成了好几层岩台。由于规模大,采场一周崖壁环绕起来有900m长,大部分极为破碎,有些地方还有坍塌的危险。随着停采,地下水逐渐蓄积。但由于停采时间短,水位还在不断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煤炭、金属与石材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但也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造成各种干扰。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各类矿区及其废弃地已构成我国地表的常见组成要素,形成极其独特的地貌景观类型。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矿区是一些破败荒凉、混乱不堪并充满危险的地方。然而当许多人亲眼目睹了峭壁嶙峋的矿石深坑、连绵高耸的尾矿料堆以及沧桑虬劲  相似文献   
6.
正这个几年前就已停采的采石场隐藏在一片农田中,一条小路通向一个隐秘的豁口,道路从山石中间的裂缝中逐渐下降。走到豁口的尽头,能够看到里面有一个较大的水面和对面高大漂亮的岩壁,但是漫到豁口的水阻止了进一步的探索。这样的场景让我们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空间吗?"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个独特的豁口给了我们强烈的空间印象。虽然因为水位的关系,目前无法从这里进入采  相似文献   
7.
正6号采石场位于5号采石场南侧,为山坡露天采石场,面积为0.7ha。其西侧,开采面形成了半围合的崖壁,东侧则是水塘。内部地面平坦,被用作周围采石场的加工场,保留着制砂生产线的料仓、破碎机、传送带等全套设备,代表着场地采石工业的历史。这些设备使得6号采石场在系列矿坑中最具有特色。我们希望修复后的采石场花园仍然能够保留这一特色,将现有的机械设备组织到未来的景观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水渠栈桥     
正离1号采石场不远的八尺江边有一口清水泉,水质优良,这里建有一个水厂,通过水渠将泉水自流引到供水点,供村民饮用和农业灌溉。这条水渠正好从1、2和4号采石场边穿过,在山坡上是沿等高线蜿蜒转折的一道水沟,跨越谷地时变成高架渡槽。这条水渠是原来乡村土地上独特的景观要素,是场地农业历史的一个见证,并且它将采石场花园区的系列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资源危机日益加剧的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采矿区就像大地肌肤上的疮疤一样需要人们的呵护。德国作为工业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在矿区修复再生领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介绍了德国在矿区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方面的一些思想理念与操作方式,以望对中国矿区修复改造相关的管理、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有所借鉴。根据其主要流程与工作内容,具体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论述:问题评估与机构安排、法律基础与规划流程、修复技术与自然过程、社会参与和功能转换。  相似文献   
10.
徐昉  崔庆伟 《风景园林》2022,29(4):77-82
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等各类采矿地是现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同时又是目前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对象.不恰当的修复治理方式极易破坏有价值的采矿工业遗迹,这使得中国矿业遗产保护与再生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文献和案例整理,系统分析了欧洲在矿业遗产价值识别、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经验,比较不同欧洲国家的法律依据,总结出区域一体化统筹、多元主体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