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珂  巫昊燕 《室内设计》2013,28(4):61-65
地形复杂、生态敏感以及多地缘移民的社会融合是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云阳县城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对云阳县城迁建十余年来城市建设所出现问题的全面解析,以"生态维护与培育"为第一要义,综合运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方法,探索复杂地形条件下人地和谐的三峡库区移民新城建设的生态规划途径,构建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契合的城市生态图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方法标定生态景观布局中存在的三维特征时,由于未矫正因薄棱镜畸变、离心畸变和径向畸变产生的图像畸变,导致特征标定效率和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立体视觉的生态景观布局三维特征标定方法.采用立体视觉技术构建相机成像模型,在相机成像模型的基础上消除薄棱镜畸变、离心畸变和径向畸变产生的图像畸变,实现对生态景观图像的矫正处理.采用SIFT算法建立尺度空间,并获取尺度空间中存在的极值点,根据极值点在生态景观图像中定位关键点,并通过KD-树搜索方法进行关键点匹配,实现对生态景观布局中三维特征的标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特征标定效率和精准度均较高,且其标定率也较高,充分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巫昊燕 《山西建筑》2009,35(15):19-20
对我国城市管理方式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其他城市社区的实践,提出了规划管理单元这一解决方法;通过结合新都现状进行了多年实地研究,结合本身对城市功能和特点的分析,解决了社区划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城镇化速度从"高速"进入"中高速",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进入"优化存量",城镇建设从"生存空间"进入"复合空间"的阶段。以建筑学与城市设计为基础的物质规划典型传统教学体系培养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已不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近十年办学历程为例,综合国内众多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情况,分析该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整体办学规模趋于饱和、毕业生就业优势逐步减弱的情况,提出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营造地方专业特色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等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文化趋同现象的出现,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日益表现出"类城镇化"的趋势,村城风貌不分,一些优秀的农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乡村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本文以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水溶洞社区规划为例,研究了"新乡土主义"规划方法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实现对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文章在探讨建筑学、地理学的学科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建筑学与地理学有机整合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只有把二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城市规划学科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才能培养21世纪真正需要的城市规划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