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沈源  常清华 《世界建筑》2013,(9):110-115
本文通过采用数学的解读方法,对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屋顶曲线形式”的生成机制——迭代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推导出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举折之制”的几何作图法背后所隐藏的迭代公式;梳理了生成“步架相等情况下的庑殿推山法”(即《营造算例》中记载的“第一则”)的等比公式,并推导出“步架不相等情况下的庑殿推山法”(即《营造算例》中的“第二则”)的迭代公式。提出研究中国古建一方面要“以算求样”,男一方面要“以算求律”。指出当今中国建筑师应更注重“形”背后隐藏的逻辑,以“算法”(数学运算法则)生“形”,而非以“形”仿“形”;应勇于创新.编写、改写出新的“算法”,井由其生成具有传统审美和民族思想的新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2.
依据一定的空间节律,重复平移排列某一单元,并且能够不留缝隙地填满自身所在空间的结构被称为无限关联结构。对称是无限关联结构最基本的组织法则。无限关联结构在建筑装饰、表皮和受力结构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了"真"与"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三十年代,朱启钤、梁思成等建筑学家对工匠抄本进行整理,结集汇编为《营造算例》,开启了现代对民间抄本的研究整理工作。其编纂方式一直是建筑研究史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比较,认定近年出版的《清代匠作则例》六卷中收录的做法即为中国营造学社搜集的营造旧籍文本,继而将之与《营造算例》文本进行比对,探究当年梁思成进行《营造算例》编纂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常清华 《南方建筑》2006,(3):108-110
本文简要阐述了泉州基督教新教教堂及其具有的本地特色。  相似文献   
5.
沈源  常清华 《城市建筑》2013,(19):41-45
本文从几何学的角度.对阿基米德螺旋线、对数螺旋线和大自然中的“生长序“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读.同时结合清华大学非线性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对运用参数化技术来完成以螺旋线为”空间原型”的建筑设计,进行方法的总结与技术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常清华  沈源 《建筑师》2010,(5):74-78
中国营造学社是最早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组织。正值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本文将营造学社所作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进行了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自成体系.具有史学研究的独立性价值;第二.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是解读宋《营造法式》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达三十年之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如今,我是一名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在执法一线为民守护,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成为一名光荣的食药监管人,我心中不仅有快慰与自豪,还有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为民监管,责重如山。入职月余的工作体验,曾深入药品企业车间进行调研,曾踏遍批发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