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介绍了以Visual C++ 5.0为开发平台时从低层读取AVI文件,进行解压缩,从而实现动画的高品质播放的方法,并和其它播放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无粘接预应力连续板中等效荷载计算方法,提出计算等效荷载的新方法.并给出了计真等效荷载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3.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人口特大城市和高度城镇化地区,其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既存在普适性也存在特殊性。本文从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入手,重点剖析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土地制度、规划管理及城乡差距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化解北京市前期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的遗留问题、聚焦北京市城乡一体化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制度问题出发,提出高质量推进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冷轧扭钢筋代换混凝土楼板Ⅰ级钢筋施工快速,方便,绑扎结点牢固,节约钢材用量42%,节约钢筋制作及安装人工费40%。  相似文献   
5.
当前油气勘探开发正向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大举进军,钻井井控面临特殊岩性地层压力预测精度低、多产层多压力系统复杂、主要产层安全密度窗口窄、老井井口油气泄漏等一系列安全挑战。为保障油气勘探开发安全稳步推进,在国内外井控技术调研和国际对标分析的基础上,对井控技术面临的挑战、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碳酸盐储层地层压力预测/检测、早期溢流监测探索和控压钻井技术推广应用,一级井控技术持续发展;(2)形成了以“井控装备、非常规压井及安全密度窗口扩展”为主的二级井控技术,基本保障了多产层多压力系统井的安全作业;(3)提出了全过程带火作业井喷失控井救援新理念,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酸性油气藏失控高产井救援技术;(4)研发出静磁随钻测距系统,救援井技术具备理论基础,具备生产应用的条件。结论认为,国内井控技术虽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需在特殊油气藏地层压力预测理论、非常规压井工艺、救援井技术等方向开展持续攻关,以满足对超深层、非常规油气等领域的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6.
挤扩多盘桩土体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模型试验,验证了挤扩多盘桩桩土效应,并进一步确定了土体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为进一步运用滑移线理论确定土体极限承载力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提出了桩基础研究的小模型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预应力端部分散锚固的局压强度 ,探讨了工程实际中的局压破坏机理 ,提出预应力端部分散锚固的局压承载力受外围混凝土约束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连续双向板布筋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全新的布筋方式,通过用弹性理论与塑性理论对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板进行内力分析,从多种布筋方式中选择出了最优方案,即跨中板带集中配筋,分析研究其应力分布状态,解决了预应力板的刚度、抗裂度、稳定性以及合理的强度计算等问题,并推导出了相应的公式,最后通过四边简支钢筋混凝土正方形板的足尺试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按此方式配筋,可节约钢材50%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节能复合保温墙体裂缝及结露这一问题的关注,希望引起建筑施工技术及质检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分别从墙体刚度、室内外温差、材料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总结了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处理方法.通过实践检验。对控制节能复合保温墙体裂缝及结露问题具有较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约束RBAC中两种授权约束机制——SSD和DSD,指出它们无记忆性的不足,提出了将有限状态机与RBAC模型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新型的FSM_RBAC模型,最后通过示例讨论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