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97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0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包边填砂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特性、破坏形态规律及加筋性状,设计了土工格栅加筋包边填砂路堤结构,改装美国GCTS公司的USTX-2000动静三轴加载装置进行加载,通过改变加筋层数、筋材布置长度及包边土厚度对土工格栅包边填砂路堤进行一系列试验。对不同工况下包边填砂路堤的极限承载力、封层及坡面法向累积变形、位移变化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和增加包边土厚度可以显著提高包边填砂路堤的极限承载力,并能减小封层中、封层右及坡顶、坡中的法向累积变形;无筋路堤的滑动面在路堤内呈折线状且并未通过坡脚侵入地基,在坡顶的黏土和砂芯交界处产生最大位移;土工格栅加筋及增加包边土厚度可以使滑动面向路堤内部迁移但形态不变,且最大位移处向路堤内部迁移。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挤土效应、效率低及能耗高等突出问题,以某高架桩基工程为例,基于免共振液压振动锤系统沉桩施工工艺,通过原位沉桩试验测试、现场振动测试,研究钢管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地铁运行期间桥墩变形特征及其振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水平位移集中分布在近地表0~2/3L(L表示桩长)范围内,地表以下0~1/4L范围水平位移较大,土体水平和竖向位移最大值分别为2.37 mm和3.13 mm,桥墩倾斜0.4‰~0.7‰,分析发现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不明显;现场振动测试结果显示,当无地铁经过时桥墩振动速度最大峰值为0.823 mm/s,有地铁经过时为1.90 mm/s,充分表明沉桩过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弱;实现了对环境“低影响”的效果,为沉桩施工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带加强节点双向土工格栅的拉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双向土工格栅的节点上设置一定厚度的加强节点,以形成具有立体加筋效果的带加强节点土工格栅。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了带加强节点土工格栅筋-土界面作用特性,探讨了横肋间距和加强节点厚度对极限拉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拔曲线在法向应力较小时出现峰值,法向应力较大时表现出应变硬化的特征。带加强节点土工格栅的极限拉拔阻力较传统土工格栅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随着横肋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强节点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极限拉拔阻力的组成发现,随着横肋间距的增大,极限拉拔阻力的主导作用力由横肋极限端承阻力转变为筋-土界面间的极限摩阻力。  相似文献   
4.
隧道力学问题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我们一些年来在隧道力学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就以下有关该方面进展的若干问题作了简扼介绍,其主要内容有: 一、隧洞围岩岩体与岩性参数的非线性反演分析; 二、粘弹塑性岩土介质与隧道衬砌结构的静力相互作用; 三、考虑作业面时空效应的隧洞弹粘塑性计算; 四、大断面洞室分部开挖以及洞群先后开挖优选等地下结构的施工力学问题; 五、关于隧道支护设计优化的专家智能系统; 六、隧道施工监控、反馈与预测; 七、隧道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弹性岩土中冲击波与多层圆柱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文中把岩土作为一种多参数的非线性弹性介质,应用摄动法把系统的基本方程按入射波的小参数展开为各阶渐近方程后,引用位移函数对耦合的各阶渐近方程组进行解耦,得到了解耦的各阶波动方程,使分析大为简化。文中由波函数叠加给出了岩土和任意多层圆柱结构的各阶渐近位移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提出谐振波叠加法把瞬态的冲击波对结构的作  相似文献   
6.
结合上海市人民广场地下车库工程无梁顶盖结构的人防防护设计需要,本文根据顶盖板弹性工作的挠度曲面和弯矩分布,确定板面塑性铰线形式,分别按刚塑性和弹塑性问题进行了抗爆动力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进而,本文对无梁顶盖在核爆动载作用下的设计优化问题作了探讨,给出了抗爆优化设计的工程实例。优化结果表明,本文工作对于深化认识,改进设计和节约造价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导材料设计制作窄带宽双模微带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双面高温超导薄膜设计制作了一种窄带宽双模微带滤波器,介绍了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工作特点和性能优势,给出了四阶双模微带滤波器的设计过程、设计结果。滤波器制作于以0.5mm 厚度铝酸镧(LaAlO3)基片为衬底的双面高温超导DyBCO 薄膜上,中心频率为2017.5MHz,通带宽度为15 MHz,滤波器的测试结果与设计结果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8.
三峡船闸高边坡央体的细观损伤及长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扫描电镜下的一系列加载试验,对三峡船闸高边坡的闪云斜长花岗岩的细观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脆性岩体的细观损伤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岩石细观时效损伤对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隧硐围岩自身的承载和自稳能力对围岩与支护的受力机理,以及硐室的稳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考虑围岩—支护系统的相互作用,合理利用其承载和自稳能力,已成为矿山井巷和其它地下工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芬纳应用弹塑性理论已证明,巷  相似文献   
10.
润扬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扬大桥北锚碇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采用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以及砂桩和高压注浆技术的支护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法,路线和支撑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监测,运用信息化施工方法,成功地保证了基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