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随机输入条件下的楼层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及叠加原理推导出概率反应的楼层反应谱,避免了时程分析与解大型特征值问题。由随机地面反应谱作为输入条件直接求解楼层反应谱,并考虑主次结构系统间的调谐、干扰及模态间的相互影响,使反应谱的精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陈兰英  张建霖 《建筑结构》2020,50(11):41-45
厦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为叠合大跨高大空间、露天大仰角开口斜屋顶结构。以大跨大空间双层复杂屋面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体结构的整体计算控制和加强措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屋架结构的形式解决露天开口斜屋顶的技术难题,成功地解决了跨度大、自重大导致弯矩过大、挠度裂缝过大的问题,以满足高大空间的建筑功能和独特的造型。同时阐述其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设计计算及施工阶段的应变监测,简述空间斜撑在超长悬挑结构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机场道面的地基反应模量及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板理论,提出机场道面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和运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将各自计算的理论挠度曲线与实测的挠度曲线应用最小二乘准则进行曲线拟合,从而识别出机场道面的地基反应模量K,继而进一步分析机场道面的承载力。通过某一机场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表明本文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张建霖 《四川建筑》2012,32(6):143-145
由于人工挖孔受地形限制小,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可以多孔同时作业,因此在城市市政建设既有线路的改造中应用广泛。成都市二环路清水河立交桥改建工程中,由于大桥原桥台台前方向桥下净空仅5 m左右,只有采取人工挖孔施工。故把清水河立交桥台桩基人工挖孔施工技术奉献给类似的市政工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国内灌注桩施工中桩身出现质量缺陷的概率达20%。一旦发生桩基质量事故,应及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评判,对事故进行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尽量减少经济损失。通过对一起桩基事故的分析和处理,说明其处理的方法及其原理,为今后相关处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机场道面的地基参数识别及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机场道面参数的识别方法,并对机场道面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基于Winkler地基板理论和弹性半空间理论的计算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准则,通过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度进行拟合来识别反应模量K和地基回弹模量E0,并依据实测点挠度相等的方法实现从E0到K的转换,继而进一步计算机场道面的承载力。实例计算表明,文中所提方法简单、易行,并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张建霖 《建筑安全》2013,(11):48-50
在成都市二环路改造工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桥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二环路上的原羊西立交引桥采取了调坡顶升改造,使改造完成后的桥梁与新建高架桥对接.文章介绍了在顶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及关键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应力波曲线拟合识别桩身缺陷的一种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霖  张灿辉  李命成 《工业建筑》2004,34(11):54-57,53
通过建立桩 -土系统的力学模型 ,给出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应力波动方程的特征线解法 ,继而应用优化方法对桩身缺陷进行定量识别 ,在识别中利用完整桩的土参数反演以及对缺陷桩进行等效波阻抗反演和缺陷认定。数值模拟和工程桩实例表明 ,本方法对缺陷桩不仅能够较好地识别出来 ,而且对一次缺陷或二次缺陷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9.
多点连接次结构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结构动力学、随机振动理论对多点连接次结构系统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 ,以次结构系统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在整个频率域内积分得到响应的均方根值 ,并考虑了调谐、干扰、非古典阻尼和空间干扰的影响。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张建霖  张洵安 《建筑技术》2003,34(11):839-840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各式各样的古塔很多,分布地区较为广泛,其中不乏珍品,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然而这些古塔饱经沧桑,经受过历次地震,加上几百上千年的风化作用,早已超出它们的寿命范围。如何对它们进行普查及抗震加固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一些学者开始着手探讨古塔的动力性能和抗震加固方法,但往往局限于个别古塔的理论及试验分析与探讨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