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不可调泵站机组频繁开停机造成的损失所涉及的因素复杂多变、难以评估的问题,以景电工程梯级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向景电工程一线运行人员调研,对泵站机组频繁开停机不良后果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泵站频繁开停机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为机组频繁开停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多达20种,经济损失达18万元,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泵站机组频繁开停机。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桂林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每年有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据统计,自一九七三年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外宾的人数平均递增35.3%。一九八四年接待外国游客及港澳同胞二十八万人,国内游客近四百万人。预测到一九九○年接待外宾游客将达五十万人,国内游客五百万人。为适应这种发展形势的需要,必  相似文献   
3.
三电工程泵站前池防淤改造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泵站前池淤堵是提黄灌溉工程中常见的现象,榆中县三电工程自70年代建成运行即出现进水前池大量淤积,妨碍正常上水的情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问题长期末能有效解决,从工程设计、泥沙运动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三电工程前池淤积原因,并提出了符合工程实且经济可行的防淤改造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量热弹上附加测压装置,通过一次实验,获得推进剂的多项能量参数。本文叙述了这项实验研究的有关原理、公式推导和热散失的修正方法,并列举了双铅-2等四种推进剂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于长期在较高下游水位条件下工作的混凝土重力坝,坝基设置封闭防渗抽排系统可有效降低坝底扬压力,提高坝体稳定性,并节省坝体混凝土方量。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封闭防渗抽排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影响防渗排水几何参数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有关设计原则,给出了相应计算方法和算例验证,并对当前规范所给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滑坡灾害依然是当前频繁发生、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降雨是引起滑坡的最主要因素,在诸多滑坡案例中占很大比例。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基于非饱和渗流原理和流固耦合原理,综合试验和数值模拟二方面阐述了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为研究持续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的入渗规律及其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应用光导纤维技术设计的非接触光电转换测量推进剂燃速的光纤传感燃速仪。该装置与传统的靶线法燃速仪相比较,显示了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人为误差少、智能化程度高、氮气消耗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量热弹上附加测压装置,通过一次实验,获得推进剂的多项能量参数。本文叙述了这项实验研究的有关原理,公式推导和热散失的修正方法,並列举了双铅-2等四种推进剂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考虑渗流特性的岩体结构面分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隙的连通性和密度是影响岩体渗流特性的重要因素。从岩体渗流研究的需要出发,对计算机模拟的岩体裂隙网络,应用分形几何理论,提出考虑裂隙连通性和密度影响的岩体结构面信息维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信息维数与岩体渗透系数的关系,进而可以用信息维数和岩体结构面几何参数来直接推求各向异性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张量。工程算例表明:(1) 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时,用容量维数计算的渗透系数比用信息维数计算的值高出2倍多,说明用容量维数计算岩体渗透系数会夸大裂隙岩体的渗透能力;(2) 信息维数能较好地反映裂隙密度对渗流的影响。信息维数越大,表明岩体内连通裂隙数量越多,因而岩体的渗透性就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