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湘南地处湘粤桂赣交界处,明清以来古建筑文化沉淀深厚。石泉村是湘南一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古村落,其中家族宗祠、明清古民居和民国小洋楼等不同时期建筑类型丰富,体现了湘南建筑风貌发展延续的过程。本文通过现场测绘石泉村典型建筑形制平面、立面和剖面,掌握湘南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空间尺度,记录当地传统历史环境要素,为湘南古建筑研究提供详实资料,为古建筑提供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2.
湘南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文化孕育出该地区交汇融合的聚居特点。郴州市坳上古村是湘南地区年代久远和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之一,该文通过研究坳上古村的历史沿革、新旧建筑交替,选址格局、用水排水和防御系统的村落布局,分析一般民居建筑形制、材料构造、建筑装饰、"八角楼"建筑以及其他历史环境要素,充分体现湘南地区明清时期村落形态和建筑特征,以及血缘型聚落延续传承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1990 年 7 月 31 日,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正式提出山水城市概念。广义的山水城市指自然生态系统,狭义的山水城市指有山有水的城市。本文在狭义山水城市定义下,仅讨论山水中“水”这一要素与古代城市之间的景观营造关系。通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湖湘地区永州、长沙和岳阳三座古城在城市选址格局、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水景营造等三个方面的横向比较,梳理捋清山水城市之“水”景观的内在意涵,探讨揭示水在古代城市中的景观营建机理,拓宽延伸山水城市理论的边界范畴,旨在为当代山水城市的风景园林营造累积科学论注、补充思考论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结构的便携式恒温槽,它与现有的恒温槽及干体炉相比,在300 ℃范围内具有使用方便,测量可靠性高等优点,可大大提高现场校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正式提出山水城市概念。广义的山水城市指自然生态系统,狭义的山水城市指有山有水的城市。本文在狭义山水城市定义下,仅讨论山水中“水”这一要素与古代城市之间的景观营造关系。通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湖湘地区永州、长沙和岳阳三座古城在城市选址格局、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水景营造等三个方面的横向比较,梳理捋清山水城市之“水”景观的内在意涵,探讨揭示水在古代城市中的景观营建机理,拓宽延伸山水城市理论的边界范畴,旨在为当代山水城市的风景园林营造累积科学论注、补充思考论点。  相似文献   
6.
文化线路是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概念,代表了一种影响当前文化遗产演变和扩展的新思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南岭走廊的民族学概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完善指明了重要方向。以文化线路具有的交流特性作为切入点,对南岭走廊湘粤区段景观文化遗产从自然地理环境、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三个层面进行解读,认识到自然地理条件是实现文化线路交流与对话的环境基础,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是见证文化线路交流与对话的载体和产物,希冀更深入地将文化线路理论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以推进文化线路理论的扩展、延伸与细化,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助益与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