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重要文化载体受到较大冲击的现状,通过挖掘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归纳其特征,使信仰建筑空间保持自身文化载体的功能,将古城文脉更好地融入城市公共生活,带动区域活化发展。在前期文献典籍研究、实地调研、信息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的历史和现状; 分析得出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3种不同尺度视角下的文化特征,包含布局特征、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内涵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建议。结果表明: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在宏观布局上体现出宗法性与合礼性、多元性与开放性特征,在中观上体现出了亲和性与节点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在微观上体现了信仰对象的融合性与杂糅性特征; 所得结论有利于理解中华古代信仰文化,为保护信仰建筑空间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根据,为探索历史城镇的活化发展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驿道节点村落以及平遥县境的东大门,上店村在平遥贸易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曾承载驿铺、集镇的功能,村落的空间形态因古道而形成。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形态对比、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上店的空间形态特征,并从总体布局、街巷格局和院落格局三个方面分析空间形态与驿道的关系。尽管村落的历史积淀深厚,空间格局独特,但其现状并不乐观。文章在充分分析村落资源价值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性的发展策略,为村落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