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力量开始衰弱,外辱与内忧不断。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进一步深化,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西方科学与文化也引入中国。本文以晚清历史为轴线,着重分析湘中传统大屋民居与晚清历史的关系问题,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民居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思考,对传统民居发展与演变的研究,旨在为今后新时代背景下新民居形式的探索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居在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过程,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逐渐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建筑风貌,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研究近况进行归纳和梳理,同时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对自己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且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彭小洪  伍国正  吴伟东  曹稳 《住区》2022,(1):136-141
湘中地区传统民居是在冬季湿冷夏季酷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类独特的居住形态.以湘中地区娄底市楼下村新旧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温湿度测试的方法,对新旧民居室内热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新建民居的砖混结构热情性好,冬季保温效果好,但是在夏季不利于室内散热;古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是木板壁,木板壁在夏季白天防热不佳...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农耕文明留下的伟大遗产,也是历史记忆和文化艺术的结晶,承载着广大乡村村民的情思乡愁。文章以滁州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法,对滁州市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滁州市传统村落活力不足,空心化严重;古建易损,保护意识不强;财政紧张,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根据滁州市实际情况和条件,从完善相关责任机制、确保资金支持到位、发掘村落文化遗产、合理开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积极培养相关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对策,为滁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