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彭述平  吴华 《山西建筑》2007,33(21):162-163
介绍了混凝土的裂缝分类,从混凝土材料、预埋管线位置、温度、支座负筋移位、钢筋锈蚀、冻胀等方面分析了裂缝的形成原因,并给出了预防裂缝的方法及裂缝的常见补救方法,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某办公商住楼工程,高12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33485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3940m2。该工程西、北侧均为马路,东面临河,南面为待建空地。基坑开挖深度为地表下-3.5~-4.5m,地下水位埋深-0.8~-1.0m。1基坑支护防渗方案由于地下水位埋深浅,基坑又处于饱和细砂层、中砂层,故基坑开挖时,因机械及人为的扰动、边坡应力状态的改变,会导致边坡失稳;动水压力还会产生流沙,造成邻近道路下陷和建筑物倒塌,因此须在开挖前做好防渗及支护措施。经比较,水泥搅拌桩的防渗幕墙具有施工快捷、方便、造价低、污染小等优…  相似文献   
3.
岩体所具有的节理、裂隙等缺陷是岩体渗流的主要通道,当岩体由于开挖或加载导致岩体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发生变化时,岩体裂隙的隙宽将会发生变化,而岩体裂隙宽度的变化将引起裂隙中的水压力分布发生变化.假定岩体应力发生变化时,裂隙由平行板裂隙变为楔形板裂隙,由此推导了楔形板裂隙中的水压力分布公式,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