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6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1.
由于在平时具有停车等多种用途,加上权责不明,围绕小区防空地下室的收益和维护管理责任一直存在矛盾纠纷,影响了其防空效能。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产权与维护管理模式,以避免各种纠纷,确保其防空效能,通过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小区防空地下室的产权和维护管理存在3种模式:产权私有模式、产权未定模式和产权国有模式。以上海、南京、北京作为3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沿着产权归属影响和决定维护管理,维护管理影响防空效能的思路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权国有模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式,更有利于其防空效能维护。因此,产权国有模式应该作为未来小区防空地下室维护和管理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权是人们围绕某种资源的有用属性发生的多维权责关系,均衡需要所有主体对彼此行为权在认识上达成一致,这需要长期相互学习和磨合,需要政府法规确认和引导。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实用价值日益凸现的经济资源,其产权稳定均衡的达成需要所有相关利益主体间的长期磨合和学习,以及政府的引导和确认。西方城市地下空间产权变迁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因此,中国城市地下空间产权制度的制定应该:第一,参照地表,实际单设地下空间权;第二,照顾所有主体的利益关系,尊重传统和习俗;第三,注重正式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加重视相关条款的宣传;第四,要稳妥渐变,不追求一蹴而就;第五,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虽然对普通小区车位、车库的产权纠纷提供了定分止争的依据,但是,没有提及小区人防车位的产权问题,在《物权法》实施10年以后的今天,围绕小区人防车位的产权纠纷愈演愈烈。对此,目前理论上的研究局限于法学和法律视角,且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其实,小区人防车位产权问题实质上是个经济学问题,因此,立足于经济学基本理论,沿着物品属性决定供给,供给决定产权的思路,通过分析发现:防空效能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小区人防车位作为人防工程的一部分,政府是其防空效能的实际供给者和有效维护方,因此,其产权应该归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住宅小区共用部位维修价格普遍存在虚高的现象,威胁住宅维修资金使用安全。本研究分析认为小区共用部位维修是个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正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是维修施工方虚报价格、侵占维修资金的主要原因。并用南京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的维修项目,维修方报价越高,说明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维修费用高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公私合作的投融资模式日益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主要选择之一。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更高、风险更大、周期更长,在理论上提倡公私合作模式的观点很受欢迎,实践中许多城市也纷纷采取公私合作模式开发地下空间。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走在全国前列,投融资模式多种多样,对南京市地下公共基础设施的案例分析发现:(1)包括公私合作模式在内的市场化融资是地下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2)选择公私合作模式要对地下基础设施的物品属性有明确认识;(3)项目分解、拓宽融资渠道等将有利于降低风险,推进公私合作模式在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中顺利进行;(4)政府部门和建设企业的责任、义务和风险要进行明确界定,保护双方利益;(5)融资是一种主动性行为,不能强制。  相似文献   
6.
徐生钰 《人民黄河》2006,28(3):52-54
大气水是陆地上最大的一部分淡水资源,但是由于其产权不明造成了现实中的许多利益矛盾和纠纷,也给其有效利用带来了困难。因此,根据目前我国地表水的产权现状与国内外有关水产权的理论,提出了明晰大气水资源产权的主要原则:第一,大气水资源所有权应该属于国家,所有权和使用权应分离;第二,国家宏观上统一配置使用权,使用权在微观上可以交易;第三,对大气水资源产权要有效约束,把是否科学合理用水作为给予和剥夺大气水资源使用和受益权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城市地下空间可开发量的有限性和开发利用的不可逆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一种可耗竭资源。中国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产权属于国家,开发利用是由政府主导的。在产权归国家所有条件下,通过对豪泰林可耗竭资源最优开发利用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发现:第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量、政府增加的存量作为两个控制变量,决定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跨期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条件;第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经济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变化将取决于初始存量和开发利用成本的状态;第三,与其他资源一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个各期的最优利用开发量,这个最优开发量既能保证当期使用者的需要,也不会影响后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