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针对目前我国工程建造信息化中BIM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D-PDCA双循环模型,结合管理角色理论,构建了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决策"(DCD)工程建造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在不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运行机制,阐明了该模式在各发展阶段中的应用策略,以强调工程建造过程中BIM部门的中枢作用、工程信息的双向流动,进而实现对建造过程的各目标管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项目信息化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信息模型建设提供研究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用计算机实现桥梁施工管理可视化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崖门子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VRP虚拟平台,建立了桥梁施工管理三维可视化系统。克服了传统的二维图纸以及表格不生动形象的缺点,采用了动态的形式体现施工进度管理。  相似文献   
3.
人防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自防水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了人防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及其混凝土裂缝成因,人防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升和温度场理论计算,并结合阜新市某人防工程实践探讨了人防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自防水技术措施,为人防工程及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概念和发展,针对大型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投资风险、环境、景观和公众参与等问题,结合阜新市会展中心和博物馆建筑群规划设计中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大型公共建筑科学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规划动态分析中的应用关键技术和创新论证方案。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的广阔前景。为城市公共建筑优化设计、规划论证、展示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和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知网总库收录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了2006-2021以绿色BIM为主题的1246篇文献,从文献统计、发展趋势、文献作者等多维度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并从行业产业趋势、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持角度分析当前BIM与绿色建筑融合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BIM与绿色建筑融合的发展趋于多维化、多元化;绿色BIM应用范围、运用功能、绿色信息流转为主要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立井穿越采空区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戴成元  魏忠诚 《山西建筑》2006,32(14):113-114
结合和成煤矿主井穿越采空区工程实例,探讨了采空区岩石移动及压力显现规律,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采空区对井筒建设的影响,为井筒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探讨了井筒压力测试及施工技术方案,对同类矿建工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成因分析及扩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混凝土衬砌开裂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裂缝又关系着工程质量及渗漏水的防治。本文着重探讨了隧道混凝土衬砌开裂原因,利用断裂力学的强度因子开裂准则原理研究裂缝扩展规律。从而为隧道混凝土衬砌的设计和施工中防止裂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设计与建设穿越废矿区的竖井时会遇到许多问题。文章根据河城工程讨论了岩石迁移和压力形成规律,通过计算土压与井室厚度确定了废矿区对井室建设的影响和竖井偏差的影响,为井室建设提供了有用的资料。讨论了井室压力试验结果和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戴成元  张浩  刘宇杰 《建筑科学》2021,37(7):7-13,26
本文以TTU标准低矮建筑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Standard k-ε、RNG k-ε、Realizable k-ε以及分离涡模型对低矮建筑周边风场进行数值模拟.为较好满足大气边界层的自保持性要求,对RANS模型底部和顶部边界条件进行修正,确保建筑物与大气相互作用时来流条件基本保持不变,并由新的湍流脉动流场生成方法DSRFG模拟风场的湍流边界条件.在定常与非定常风场下分别计算分析不同湍流模型下低矮建筑周围的风场及风压分布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WERFL实测数据以及TJ-2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RANS模型能够模拟出结构周围流场的一般特性,但对流场的湍流特性模拟效果不佳;相比RANS模型,分离涡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流场的湍流分布及结构背风处涡旋的分离脱落情况,模拟结果可为低矮建筑抗风设计方法提供论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