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5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唐林  方旦 《时代建筑》1992,(2):61-63
本文是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 Jencks)与克罗美术馆(The Clore Gallery)的设计者斯特令(James Stirling)的一次谈话,意在揭示克罗美术馆设计中一些创造性的思考。原文刊登在英国《The Architectural Review》1987年6月刊。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来,上海城市住宅建设和旧房改造工作,和其它战线一样中途严重地受到“左”的干扰,形成了建设和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尤其是市区的市政、交通、住宅的建设,长期超负荷运行,已经严重阻碍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而特别是对那些居住密度很高,居住环境条件非常差,公用设施又缺的棚户区改建工作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上海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项目设计,阐述了设计者对于黄浦江滨江区域的思考及“走进浦江、还江于民”的设计理念。作者通过对十六铺的历史地位、项目背景、设计思想、设计亮点等方面的阐述,向公众介绍即将建成的新十六铺的基本情况,也希望以此促进设计人员对于滨水空间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建筑的“零碳”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第二阶段被动式建筑设计,体现为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等被动式建筑设计思路;第三阶段为主动式建筑设计,通过绿色技术手段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通过零碳建筑的设计要点,介绍了在复杂的技术措施与预制装配的生产组织之外,空间、流线、材料的设计及与环境、气候等因素如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十六铺一直是上海港最主要的客运码头。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项目按规划已正式启动,老港区的功能由运输转向观光旅游。为此,从地上建筑、地下建筑、景观绿化等方面对十六铺地区进行了全面设计,努力打造设计亮点,使改造后的十六铺成为黄浦江畔又一旅游观光的新景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