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建设如何影响城市绿地的渗蓄效能值得研究,可解决现有研究由于原型观测量不足造成的参数误差,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管理的科学预测和精准调控。以沈阳市三环内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将土壤容重作为因变量,选取不同自变量例如绿地类型、容积率、建设密度、建筑高度、用地开发年限、地形高程、绿化覆盖率、下垫面硬化比例等用地开发强度的相关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总结用地开发强度对城市绿地渗蓄效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相关工程做法等人工干预因素对城市绿地的渗蓄效能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拓展了交叉学科理论成果的创新性应用领域,提出有效提高城市绿地渗蓄效能的关键方法,为韧性城市的更新改造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导致城市内绿地面积迅速减少,绿地所具有的拦截、渗透和存储降雨径流的滞蓄功能逐渐被削弱。城市内部绿地的滞蓄能力大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计算了绿地的滞蓄能力,并根据相关标准中50年一遇的降雨量评估了沈阳市绿地的滞蓄效能,得出绿地滞蓄能力对滞蓄效能有显著影响。然后分析了不同绿地滞蓄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剩余的滞蓄潜力。最终结合沈阳市绿地滞蓄潜力的空间格局提出了绿地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