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宁市城区雨污分流设计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士凤  曹金泉 《山西建筑》2009,35(15):166-167
分析了济宁市城区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的必要性,提出了雨污工程实施的目标,探讨了济宁市城区的排水现状,阐述了济宁市城区雨污分流设计实施方案,以改善济宁市的水环境和市容市貌,从而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蒲城糖厂今年200亩露地越冬甜菜采种田,获得总产五万多斤,平均亩产253斤,其中有13亩,亩产达330斤,另外三亩原种田,总产1100多斤,其中1亩,亩产410斤,达到良种自给而有余,给国家节约资金五万多元。同时壮大了社,队集体经济,充分凋动了社员种甜菜的积极性,推动原料田生产。我厂在达到良种自给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原电子工业部24、26、44三个研究所,在重庆南坪联合建立电子工业部重庆微电子技术开发部大楼,该大楼系建立在岩石上,其周围也是岩石,基本无地表土。岩石的电阻率经实测为1.8×10~7Ω·cm。大楼设计有防雷接地装置,计算机、仪器和仪表用专用接地装置,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装置。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要想取得低电阻值是很困难的。因此,设计院只好用换土法,设计了三个接地网,其阻值均为R≤4Ω。本人是三所重庆工地专业技术负责人,颇深了解三所的计算机、仪器、仪表对接地装置的要求R<1Ω是合理的,要达到此数值  相似文献   
4.
我中心所属白银广播转播台自1989年建台以来,高压线路干扰中波发射天线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2013年我们利用双回路匹配网络和天线加顶技术,先后三次对天调网络和天线塔体进行了技术改造,解决了困扰我台30多年的问题,为复杂电场情况下解决发射机与天线匹配和干扰问题提供了新的办法,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DRM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数字广播DRM技术的由来 ,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DRM发射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怎样利用现有的全固态模拟AM发射机 ,改造并发射DRM数字信号。  相似文献   
6.
曹金泉 《电子世界》2012,(19):117-119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站信息基础建设,推进发射台站信息化发展进程,从技术上提高发射台站安全播出保障水平,规范台站综合管理能力,有效减少各类停播事故,是当前台站建设的主要内容。笔者从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基本框架和总体要求入手,详细阐述了台站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发射机自动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与构成,为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从传输到发射的全面自动化,为"有人留守,无人值班"的台站总体建设目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应用程序Excel在中波广播发射机正Г、倒Г、τ、π型网络设计计算中的应用与实践,简要介绍了Excel计算表的制作方法与实际应用。应用此方法不仅使天调网络的设计变得简单化,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1模粒头⑸浠谋0采枋┪巳繁H松砗蜕璞赴踩?,DAM (数字调幅 )发射机配备了比较完善、可靠的保安设施 :发射机在交流电源输入处装有三相压敏电阻 ,可以限制过电压以及雷击引起的浪涌电压 ;发射机内还设有多种传感器 ,通过这些传感信号对冷却系统和射频系统进行监视 ,同时接入相应的连锁电路对它们实行保护 ;当驻波比越限、反射功率过大、射频回路打火以及遭受雷击时都可由高速驻波比保护电路加以保护 ;机内还设有射频功放连接电缆到位和功放到位联锁电路 ,以确保设备安全。由于晶体管的耐电压比电子管低得多 ,所以全固态发射机的保安设施…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发射台站接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的接地系统是一项综合技术工程,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运行。笔者通过阐述接地系统的基本概念,说明“接地”的重要意义,阐述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方法,提出了发射台站对接地电阻的具体要求,以及使用接地优化技术降低接地电阻,使接地系统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为台站接地系统建设和改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侯士凤  裘勇钢  曹金泉 《山西建筑》2009,35(14):168-169
结合南水北调污水处理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探讨了芦苇湿地对COD、氮、磷等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得出了温度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对去除污染物有重要影响的结论,指出采用人工湿地既能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