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韶冶烧结制粒技术改造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韶关冶炼厂烧结系统制粒过程的现状,详细论述了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改造,生产实践证明通过技改措施,大大提高了烧结机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廖学勇  曾平生 《建造师》2010,(5):158-159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生源状况,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独立学院要发掘学校内部教师潜力,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还要从学校外部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制定激励措施,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铅锌冶炼工艺中烧结点火炉内点火过程的多物理场分布规律,本文以某企业带式点火炉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炉内天然气流动、燃烧与传热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并考虑了铅锌矿料化学反应热以及料层阻力的影响,对点火炉内的点火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深入分析了炉内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规律,评价了点火料层的温度均匀性,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最终总结了点火炉的优化改造建议。结果表明:点火烧嘴中高速气流相向运动形成撞击面,破坏了炉内流场的稳定性;点火段主要位于两排主烧嘴的下方料面区域;主烧嘴气流受点火烧嘴气流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导致点火段料面存在局部低温区,不利于料层的均匀着火。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韶关冶炼厂铅锌硫化矿烧结机焙烧实施高料层生产的相关情况,生产实践证明,采用高料层工艺操作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烧结机的产能和烧结块强度,降低了其对原料的依赖程度,提高了氧化物料的处理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刨花板素板供方、素板环保等级、压贴时晾板时间和压贴后板材养生时间对刨花板气味等性能的影响。分别选用2家刨花板素板供方的E0级(甲醛释放量≤0.06 mg/m3)和无甲醛添加级(甲醛释放量≤0.03 mg/m3)18 mm刨花板素板进行压贴,压贴过程中晾板0 min、15 min、30 min和60 min,压贴完成后养生3天、7天和14天,分别对素板和贴面板进行气味测试。经测试发现,晾板时间(60 min内)或养生时间(3~14天范围内)对刨花板的气味没有明显影响,而不同素板供方的刨花板压贴前的气味无规律性差异,但是经压贴制成饰面刨花板的气味存在一定规律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韶冶Ⅰ系统烧结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技术改造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韶冶I系统烧结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技术改造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铅分银炉渣中主要金属的赋存状态,并采用盐酸预处理—硫脲-硫酸浸出法从分银炉渣中提取银,考察了各因素对银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分银炉渣中主要含铜、锑、铋和银,银主要以金属银与少量银铜碲化物形式存在,其中金属银主要与赤铜矿、铋氧化物和铜镁锑氧化物形成多相连生体,少部分以滴状或丝状包裹于赤铜矿等矿物中;铜、铋和锑主要以复杂氧化物形式存在,各物相间连生或共生;取盐酸预处理分银炉渣所得富银渣20 g,在硫脲用量0.92 mol/L、硫酸浓度0.51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6/1、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4 h条件下,银浸出率可达97.95%。此法可实现银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盐酸浸出—水解法从分银渣中分步分离锑、铋、铜和银,考察了各因素对有价金属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6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6/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0 h、搅拌速度350 r/min条件下,锑、铋、铜浸出率分别为91.93%、96.44% 和98.27%;通过调节富锑、铋、铜浸出液pH分步沉淀锑、铋,在p H=1.0、陈化时间4 h条件下,锑、铋水解沉淀率分别为96.21% 和0.84%,得到锑质量分数为58.48% 的锑富集物;控制锑沉淀母液p H=2.5并陈化4 h后,铋水解沉淀率为99.96%,得到铋质量分数为54.78% 的铋富集物.该法可用于从分银渣中综合回收多金属.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砷次氧化锌对我厂工艺和环保造成的种种危害,通过试验详细地研究了两段酸浸——硫化脱砷这一新处理方案,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砷能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