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北省仙桃市某污水管道穿越防洪堤坝工程,通过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技术,实现了不用开挖堤坝就能使管道穿越防洪大堤的设想。考虑到顶管施工对堤坝渗透变形的影响,又采用了锥探灌浆防渗技术对被穿越堤段受扰动的土体进行了防渗处理。介绍了施工方案的选择过程,侧重论述了堤身加固措施。实践表明,综合应用顶管技术和锥探灌浆防渗技术使管道穿越堤坝是切实可行的。可供类似管道穿越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在建高速公路一岩质高边坡靠近村庄民房及国道,为避免爆破施工对周边村民正常生活、附近建(构)筑物及国道交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单次量大,总爆次少"理念,通过采用数码雷管微差降振爆破技术,实现了岩质边坡快速安全爆破开挖;对居民区监测结果表明该爆破施工技术对于居民区振动影响在规范安全范围以内,爆破后坡面光爆效果良好;爆堆石碴均匀松散且大块及根底数量少,铲装效率高,节约了工期,确保了周边环境安全,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机制砂中泥粉对砂浆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蒙脱土、高岭土、伊利土三种泥粉以不同质量比取代机制砂制备砂浆和混凝土,测试不同种类和含量泥粉下砂浆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压汞法(MIP)分析泥粉种类和含量对砂浆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含量泥粉的掺入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砂浆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伊利土和高岭土在较低掺量下可以提高砂浆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在较高掺量下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蒙脱土在较低掺量下就会降低砂浆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泥粉的掺入没有明显改变砂浆的主要水化产物种类,砂浆的孔隙率、平均孔径和累计孔体积会随着泥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西山区高速建设的特点,提出一种机制砂数控环保生产工艺,利用石灰岩隧道洞碴加工出粒形圆润且级配优良的高品质机制砂。通过机制砂与回收石粉结合设计出公路不同用途的系列高性能混凝土,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优石粉含量为10%~15%,中高强度混凝土中则为6%~8%。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全路段不同混凝土工程中成功应用,实现了污染物的废水和粉尘的零排放,不仅有效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保证率,也提升了混凝土外观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快速拉格朗日方法(FLAC3D)建立既有重力式挡土墙与临近基坑开挖的模型,并通过深基坑分步开挖动态数值模拟,分析施工过程对既有临近重力式挡土墙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在建设工程中劳动力现状的分析,同时与劳动力组织进行关联,得到更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首先对劳动力在中国建设工程中的作用、使用情况、发展现状和意义做了阐述,明确房地产开发项目成功与否跟劳动力组织有着巨大的关系,随后针对劳动力组织进行分析,表明其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伴随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和河砂资源的日益短缺,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逐步普遍,既有研究表明机制砂混凝土适当增加石粉掺量是有利的。基于此成果,此研究通过对比试验,获得了机制砂混凝土中粉煤灰及石粉合理的掺量,从而在保证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制砂过程中所产生的多余石粉排放,降低混凝土成本。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就空间网格结构和张力结构两大类介绍了国内外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石屑利用率低的问题,制备了石屑湿喷混凝土,研究了石屑取代量(石屑对机制砂的取代量)、砂率及粉煤灰掺量对湿喷混凝土工作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石屑取代量可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但石屑的取代量越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越明显。与机制砂喷射混凝土相比,石屑湿喷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适当的砂率和粉煤灰掺入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石屑湿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当喷射混凝土砂率为55%、粉煤灰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石屑湿喷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对石屑应用于湿喷混凝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