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结合架空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的雷害情况及典型事例,对目前架空配电线路防雷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认为配电线路在绝缘水平、绝缘配合、防雷措施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针对此,提出提高架空配电线路绝缘水平、安装可调式过电压保护间隙、优化中性点接地方式、在特定地点安装避雷器、拆除不合理防雷设备、对架空线路进行运行维护等关键防雷措施,以提高架空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及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对华东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的接地阻抗进行的两次现场测量,两次试验分别采用直线三级法和夹角法,将试验结果跟实际计算得到的接地阻抗值进行对比,针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误差分析,最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对于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接地阻抗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左程  李既明 《广东电力》2014,(11):27-30
以某抽水蓄能电厂定子槽楔窜动处理为例,分析槽楔松动的原因及危害,并根据原槽楔紧固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固定槽楔中间和端部的新工艺。定子槽楔新工艺可大大减小槽楔窜动的可能性,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为其他电厂定子槽楔松动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区雷电活动频繁,是导致35kV配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山西某矿区变电站进线遭受雷击,雷电过电压入侵变电站损坏绝缘设备的典型事故,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现场调研和试验,分析指出线路防雷措施不当、变电站进线段接地电阻过高、线路与配电设备绝缘配合不当和山区地理因素等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如拆除不合理的防雷保护设备、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设置进线段防雷保护及其他一些措施,从而能够提高矿区防雷水平,保障矿区的人员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防雷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球型可调过电压保护间隙与其它防雷措施相配合,分别对架空配电线路、电缆入地端、变电所线路进线段、配电设备等提出不同的精细化防雷保护措施,即差异性综合防雷保护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作为电站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水、充水操作是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确保充排水过程安全及引水压力钢管应力释放和位移观测,将整个输水系统充排水过程分阶段完成,本文通过对2018年2号输水系统排充水的介绍,总结黑麋峰输水系统充排水情况,以供国内同类电站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某矿区瓦斯电厂变电站进线遭受雷击,雷电过电压入侵变电站损坏主变绝缘的典型事故,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了变电站进线段接地电阻过高、站内绝缘配合不当、山区地理等方面因素。通过计算该线路耐雷水平,高电压实验室试验测得绝缘子的雷电冲击电压值,针对绝缘子被雷击烧灼,提出加装绝缘子保护间隙的措施,对比计算加装绝缘子保护间隙对雷击跳闸率的影响。最终分析了进线杆塔加装绝缘子保护间隙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改防雷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