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机理,结合国内外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实践提出了"锚网喷+可缩性U型钢支架+二次衬砌+壁后填充高压缩性材料"的支护方案。该支护方案在重庆某隧道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拱顶和壁帮累计移动量为10mm和22mm,支护效果较好;(2)该支护方式的优点是允许围岩出现一定流变变形,在提高U型钢支架支护阻力的基础上减少二次衬砌的形变压力,从而确保隧道保持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使用链板除渣机时常常因溜槽、刮板链、齿轮等磨损严重而导致其运输效率降低,甚至报废。根据调研资料,对链板除渣机的主要磨损部件的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对策。对延长链板除渣机的使用寿命及提高其使用效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铁隧道爆破开挖产生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地震波,造成邻近建筑物的振动。根据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特性,将爆破荷载作用下振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时频分析,得到振动信号能量随时间与频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方法的爆破振动信号时频分布具有良好时频聚集性,为地铁隧道爆破网路与参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段以140m超长大管棚作为超前预支护.为探究隧道开挖过程中管棚与围岩的相互作用,采用测斜仪和水平测斜管对超长大管棚的变形进行测试,得到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各点的位移的分布规律,应用双参数弹性地基梁中的巴氏(Pasternak)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分析隧道...  相似文献   
5.
依托河南理工大学锅炉房既有基础加固工程,优化微型钢管桩群桩加固既有基础的施工步骤,将既有灌注桩基础与柱身简化为一端固接一端简支梁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 开展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变形特性现场试验,测得微型钢管桩群桩施工过程中既有柱子和两柱之间的地表位移以及柱子角度的变化规律,比较顺逆结合和单一逆时针群桩施工顺序对既有柱子以及地表位移的影响,探讨加固施工过程对既有上部柱子结构的变形(位移、倾角)机理。结果表明:顺逆结合的群桩施工顺序相对优于单一逆时针压桩顺序,地表位移最大值可以减少约50%,顺逆结合或单一逆时针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位移最大值分别为既有上部柱子位移的1/6和1/4; 先施工的微型钢管桩会对周围土层产生一定的遮帘加筋作用,后施工桩朝此方向造成的土体扰动和位移相对减小,从而减小了微型钢管桩施工对既有上部柱子结构的影响; 2种施工顺序试验条件下,位移与应力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第3根桩或第4根桩施工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全国高校开办的越来越多,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迫在眉睫,并且培养模式要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人才的高要求,必须要制定高标准的培养方案,提出新的培养举措,创新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以车为本”的道路施工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人们的需要。提出在现代城市道路施工设计时应将人-路-车-环境四者综合考虑并有机结合起来。详细分析了现代城市道路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城市道路施工设计要求,最后对不同分类的城市道路施工设计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