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粉煤灰、矿渣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硅酸盐水泥净浆的水化放热过程,以及用粉煤灰、矿渣粉配制成的混合水泥的水化放热过程,并研究了硅酸盐水泥和混合水泥的强度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用粉煤灰、矿渣粉等量取代部分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比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要低,但降低的幅度不完全与粉煤灰、矿渣粉的掺量成比例.单从降低胶凝材料水化热的角度看.掺粉煤灰的效果最好,掺矿渣粉的效果次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用粉煤灰和矿渣取代部分水泥的试件比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试件的早期抗压强度小,但是后期强度增加快,从28 d强度看还是不及纯水泥净浆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特细砂、双飞粉、特细砂一双飞粉、聚苯颗粒为填料,可再分散乳胶粉及水泥为粘结剂,进行不同种类填料情况下胶粉含量对干粉建筑密封材料柔韧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干粉建筑密封材料柔韧性的主要因素是胶粉含量,其次是填料种类。  相似文献   
3.
铸态Mg-4Al-2Si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重力铸造法制备Mg-4Al-2Si(AS42)镁合金,研究了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AS42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β-Mg17Al12相及Mg2Si相组成;β-Mg17Al12相呈网状和棒状分布于晶界上,粗大的汉字状Mg2Si相沿晶界或穿晶分布,多边形块状Mg2Si相随机分布于基体组织中。铸态合金的硬度为64.5 HV,室温抗拉强度为113.5 MPa,屈服强度为86 MPa,伸长率为4.1%;拉伸断裂形式为准解理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4.
结合30CrSiMnMoV超高强度钢的热模拟预应变淬火,对组织中的马氏体板条宽度进行定量金相统计分析.其结果中出现了用经典形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根据平面不变应变“稀释”原理,从位错的角度及其位错的弹性应变场出发,提出了马氏体相变的弹性应变平面波形核机理,并依此机理解释了马氏体相变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防氧化脱碳涂料对钢铁材料热处理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研究了硅酸盐防氧化脱碳涂料对45#钢和40Cr钢热处理时的保护效果。1 100℃下保温时间对钢样氧化失重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无涂料保护的钢样的氧化失重率迅速增大,但有涂料保护的钢样其氧化失重率变化不大。钢样经1 100℃×2 h热处理后油淬的金相照片显示,45#钢的氧化脱碳程度比40Cr钢更严重,而有涂料保护的钢样其氧化脱碳作用明显减少。经过860℃×4 h与1 100℃×4 h热处理后淬火脱落的涂层其截面SEM形貌显示,涂层的内侧出现较厚的致密层,并呈明显的烧结状态,由能谱分析可知,它应为基体上的氧化膜或氧化膜与涂层成分的反应产物。初步探讨了涂料的防护原理,指出涂层不能避免钢样氧化,而轻微氧化形成的氧化膜能与涂层成分反应形成复杂的氧化物,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影响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粘结强度的因素,以新型磷铝酸盐水泥(PALC)砂浆为修补材料,研究了它与传统硅酸盐水泥(PC)之间的修复性能,通过半边修补和中间修补两种修补方式,测定粘接界面的抗折强度,对抗折界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借助扫描电镜和元素线分析测试,分析了粘接界面区的粘接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以磷铝酸盐水泥为修补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明显高于以传统硅酸盐水泥为修补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尤其是在修补早期,磷铝酸盐的这种性能更是优越。通过扫描电镜和元素线扫描分析发现,“PALC-POC”界面区域元素含量的变化是连续的,认为界面区域是两侧元素相互扩散进入对方基体,“磷-硅”界面处可能存在化学结合。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框架结构因施工速度快和质量可控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民用建筑。但装配式梁柱节点,是该类框架结构中较薄弱部位,在极端荷载作用下,节点的安全性,是保证结构整体性的重要前提。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模型,通过冲击力、节点转角和损伤演化过程等对装配式节点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冲击荷载作用下,装配式节点的梁柱交界面处发生严重破坏并失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