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乔迁新址。 上海永大电梯辽宁分公司新址坐落干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城市沈阳,下辖沈阳办事处,大连办事处,盘锦办事处,负责整个辽宁地区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工作。随着业务量的激增,原有的办公场所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新的办公地址富中大厦,全高31层,坐落于青年大街旁、沈阳市委南侧、地铁交汇处,整个楼宇配置了永大电梯。走进新的办公室,首先印入眼帘的是LOGO“永大电梯”4个大字。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城市网络研究差异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城市网络研究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城市网络研究进行了初步思考。通过对中西方城市网络研究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西方研究主要关注全球和区域尺度的城市网络,而国内研究则主要关注国家和区域尺度的城市网络。在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国内研究在城市联系类型选择和网络分析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但在区域城市网络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仍需要对西方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加以借鉴。在延续现有研究传统的基础上,今后城市网络研究可以更加关注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网络的嵌套衔接、城市网络形成和演化机制的实证分析以及城市网络的外部经济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活动分布的视角,并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划分方法,从首位度和集中度这两个维度提出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4种类型。以发明专利申请数据表征城市创新活动分布,构建基于DBSCAN空间聚类分析与发明专利电子地图集的城市创新活动集聚区识别方法与创新空间结构测度方法,并基于此分析全国94个城市的创新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的创新空间结构整体呈现出向低首位度和高集中度演变的趋势,但创新能力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创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这主要与城市创新活动集聚与扩散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图像分割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对彩色空间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基于像素的分割、区域的分割、物理学的分割、边缘的分割、神经网络的分割、模糊技术的分割及混合智能算法等主要彩色图像分割方法进行论述,通过比较发现遗传算法、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粒子群等混合智能算法由于综合了人类视觉或者感知的智能性、并行性等优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较好的彩色空间容易得到很好的彩色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5.
职住失衡成为当前国内特大城市都市区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目前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相对欠缺,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方面难寻有效的空间载体。本研究从理论剖析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可作为我国特大城市追求职住平衡空间调控的抓手,并从观念拓展、空间引导、设施支撑和机制调整四个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间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相关的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沪宁高速走廊地区同城化效应的测算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同城化效应的主要特征,并在定性分析该地区同城化动力机制基础上,对影响同城化效应的各类因素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同城化效应呈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和以都市圈为主导的特点.地理区位、政策法规、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等四类因素共同决定了该地区的同城化进程,前三类因素以及经济结构因素中经济实力差距对同城化的影响较为显著且稳定,但经济结构中的产业同构指数对同城化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建筑密度是衡量城市空间密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在城市内部的分布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水平尺度的空间生长特征。因此,探讨城市内部建筑密度的分布规律对于揭示城市空间生长的基本特征、制定促进城市可持续生长的规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100 m栅格尺度下的建筑密度数据,构建了基于建筑密度圈层梯度分析的城市边缘生长度指标,对样本城市水平尺度的空间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城市建筑密度的分布整体上由中心向外围渐缓递减,其可通过负指数函数进行较好的拟合;(2)大部分城市在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两个时间段内呈现出进一步边缘生长的特征,边缘生长度的增长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城市、中等城市、超大和特大城市、小城市,但小城市的增长幅度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3)自然地理条件、人口与经济规模、宏观政策与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空间生长特征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乡土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精辟概括,但在中国特色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乡土中国"赖以存在的土地和家庭基础发生了深刻动摇,乡土文化也面临断裂和边缘化的危险。与此同时,"后乡土中国"作为"乡土中国"在快速城镇化后期的廷存和过渡,其多元特性并存的基本特点开始逐渐显现,并成为制约后乡土中国发展困境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时代的到来,"后乡土中国"的健康发展需要从重塑乡土性和培育现代性两个方面并行推动,前者本质上是对传统乡土中国土地和家庭基础以及乡土文化的坚守与回归,而后者则是三者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进一步转型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王兴平  李迎成 《规划师》2013,(12):78-8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前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但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指标,目前对于这一概念的应用出现不少误区。研究针对这一实践需求,在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界定新型城镇化阶段的门槛指标,并将城镇化率超过50%、人均GDP超过6 000美元、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和城乡居民收入比低于3这四项指标作为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的门槛值。在此基础上,研究将由传统城镇化进程转向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过渡期细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并对我国城市所处的新型城镇化阶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处于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区域提供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避免将新型城镇化作为一种"整齐划一"的运动推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运河传统航运功能的弱化,运河沿岸游憩空间的塑造逐渐成为国内众多城市开发和保护运河遗产的重要途径,但其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真正融入周边社区邻里乃至整个城市的日常生活这一关键问题。以伦敦摄政运河为例,分析总结其沿岸游憩空间发展模式:城河一体的跨河市集开发;阴阳相生的临河景观建筑布局;多元立体的通河游憩路线架构;亲疏有序的沿河绿地组织。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城市运河沿岸游憩空间组织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