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密度沿海城市受到风暴潮和极端降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冲击。文章基于韧性理论构建城市空间洪涝风险指标体系,制定该评价框架的实施路径;基于水文软件Mike21、GIS平台及其空间网络分析插件sDNA,复合“天鸽”台风风暴潮与极端降雨情景,整合深圳湾地区的路网和土地利用进行危险性、暴露度、脆弱性和适应能力等多源数据;通过GIS栅格计算得到各要素层分析及洪涝风险评价可视化地图,结果显示,潮、洪、涝突破刚性标准加剧了危险性,高密度城市环境增大了危险区域的暴露度,路网和土地利用布局具有一定脆弱性,需完善应急疏散和避难场所规划以增强适应能力;根据评价地图识别高风险片区,从路网和土地利用等城市空间物质要素出发,提出应对洪涝灾害的适应性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广州市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交往现象进行描述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并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交往因子对公共空间交往活力的影响。通过确定交往空间的定义,并对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交往空间的环境调查,和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交往活动情况的记录研究,分析相关交往因子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空间及环境改造建议,为历史文化街区交往空间的活力提升改造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城市普遍受到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张的干扰,广州琶洲中东区作为珠三角的微观城市组团,是珠三角韧性演进表达的载体,以其为例探索整合城市与生态环境的韧性设计机制。首先辨析了城市韧性的分析方法、策略及评价体系,对珠三角的脆弱性进行背景研究;然后通过对琶洲中东区的脆弱性分析和灾害模拟,提出3个层次的韧性整合策略,包括连接现有破碎的蓝绿系统的结构性策略,构建基于公共交通为导向(TODs)、垂直水岸的步行可达空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分散式雨水存储系统与多用堤岸模式的节点处理;最后利用GIS、Fragstats和Depthmap等软件平台和数据分析手段,对韧性策略和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给予反馈,从而构建起微观城市组团层面全过程的"分析—策略—方案—反馈"的韧性城市设计框架。结果表明:运用基于"策略—反馈"机制的方案设计有助于提升景观连接度、空间集成度,有效适应洪涝干扰,更好地落实城市韧性。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背景下,高密度城市沿海地区面临严峻的洪涝灾害威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和演进韧性中适应性转型的相关理论,通过协同普遍韧性和洪涝特定韧性,以分层图析方法将韧性特征转译至城市空间形态系统的景观生态空间、街道网络、街区与建筑等3个要素层,耦合量化评估与动态分析,构建洪涝韧性导向下适应性转型规划评估体系。运用该评估体系,借助GIS及其空间网络分析插件sDNA、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以及Mike21模拟台风“天鸽”风暴潮洪涝淹没情况,对典型高密度城市沿海地区深圳红树湾片区进行实证研究,量化评估传统与适应性转型两种规划干预模式的韧性水平。结果显示,相比传统规划路径,适应性转型规划干预提升了多样性、连通性、模块化、冗余性等普遍韧性以及应对洪涝灾害的吸收、应急反应与恢复能力等洪涝韧性特征,在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冲击下仍维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同类型地区建设提供一个基于自然的适应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