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该文对比分析了适用重庆地区的不同规范关于锚杆验收试验的相关规定,归纳总结锚杆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安全系数的取值,并对锚杆验收试验的试验条件、检验荷载、数量、加载方式和合格评定标准提出要求,可供检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中,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和支护参数,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和效率。该文在介绍TGP206隧道地震波预报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重庆某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并通过与开挖后地质情况的对比分析,来检验预报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对TGP206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出提高预报准确性的措施,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常用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针对工程特点选择检测方法的原则,从而科学全面地评价基桩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重庆某隧道病害进行全面调查,统计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衬砌背后空洞等病害的形态、部位和分布位置。根据隧道病害的统计规律,结合施工过程和现场调查,综合分析得出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据此给出不同病害的治理对策。该文可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的病害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轨道梁裂缝的视觉特点,首先通过合理选用相机、光源、拍摄距离等,获取裂缝图像;其次,通过线性灰度变换进行图像预处理、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进行区域提取、数学形态学修正和基于亚像素边缘检测等步骤,提出轨道梁裂缝检测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本裂缝检测技术满足工程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庆地区高填方建筑地基具有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压缩变形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强夯+旋喷+加筋垫层"的组合地基处理技术,并在某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加以应用,采用浅基础修建了数栋11层住房楼。经后期监测,地基承载力及变形均能满足要求。该技术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评析了国内外的爆破震动安全判据,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将爆破震动安全判据与天然地震安全标准进行了比较,指出其差别.通过分析爆破震动波的特征、危害机理,指出爆破震动的安全控制只能采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随着爆破震动安全判据的不断研究、完善和新成果涌现,使得爆破震动的规律、破坏机理更清晰,从而使得制定的方案、监测后的调整措施更有效、更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钢结构安全检测系统的构成特点.分析了钢桁架在吊装、塔架拆除、屋面设备安装后的应变监测数据,在结构形成后进行了连续温度监测,并分析了温度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在高填方土体中开挖隧道对地表道路、挡墙和通道等市政设施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隧道开挖将导致地表不均匀沉降并形成负曲率,造成道路沉陷、开裂,挡墙墙体开裂、倾斜,通道沉降等危害,路面竖向位移达14.96~44.83 cm,挡墙在竖向和水平向的沉降差分别达到26 cm和7.35cm,通道沉降量达33 cm。隧道开挖后的长期变形预测表明,填土体仍会产生一定变形,道路、挡墙及通道仍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和变形,但其变形速率减缓,趋于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应禁止爆破作业,加强监测,并视病害程度采取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引入土层剖面随机场模型,把土性参数的点变异性和空间变异性联系起来。利用上海地区17个典型场地的直固快剪试验资料的统计结果,提出土层抗剪强度指标点变异系数的置信区间,建议在可靠度分析中使用置信上限估计值并考虑空间平均后的折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