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交叉连接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介绍数字交叉连接的概念和分类,结合电力通信网容量小的特点,介绍电力通信系统在SDH中的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并和数字交换机的不同点进行比较。根据广东电力通信运用的实际情况,介绍64kbit/s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汇聚功能和业务分类的灵活性能,以及可节省PCM设备、节约宽带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源信息,利用计算机辅助网络进行优化分析,是广东电网在进行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率先尝试,通过计算机辅助,降低在进行网络优化过程中人工参与的计算,提高数据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为解决纸质报告的整理消耗人力的问题,利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专门的夹取执行器,实现纸质报告的搬运工作。项目针对报告特性进行夹取工艺与执行器结构设计,为实现机器人对夹取执行器的控制:机械结构使用多个非标零件,实现执行器连接机器人法兰盘与执行器整体装配;使用两组步进电机单线导轨作为执行器主体,利用真空吸盘抓取,以PLC为夹取执行器核心进行驱动执行器活动与执行器和机器人通讯,联合PLC与机器人进行搬运程序设计完成相应功能。运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来完成繁琐且简单的物品整理工作[1]。  相似文献   
4.
5.
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新模式,为新时代乡村型大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和抓手。文章以田园综合体为指导,探索了秦雍城遗址保护利用路径模式,丰富拓展了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为遗址价值传承弘扬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指引。  相似文献   
6.
应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对水泥基材料进行改性,能大幅度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强度。综述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探讨碳纳米管的分散技术,分析碳纳米管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提高以及最佳掺入量,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的研究进展。还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钻探方法受控于工期及投资成本,很难全面掌握工区内岩溶发育状况.因此许多地球物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试验与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探测效果及经济效益.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得益于多年理论研究及大量工程的实测检验,从仪器设备到处理软件,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中通过理论研究与分析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电工程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传统的钻探方法在岩溶调查进行过程中,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与财力,而且由于钻孔数量有限,控制点稀少、信息量小,不易于全面掌握工区岩溶发育情况。为了使岩溶探测工作更加高效、准确、经济、全面,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在实际探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探测效果。其中电磁波CT法便是近些年广泛应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常用手段,利用钻孔结合地质资料可准确探测孔间岩溶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9.
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在电力通信传输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明 《广东电力》2011,24(6):65-67
为提高电力通信传输网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在分析电力通信传输网的技术难点、现有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网络的缺陷、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的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ASON与SDH网络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SDH互连环跨环电路中,当2个环同时出现故障时,利用DNI保护可实现电路的自愈,与子网连接保护SNCP方式相比,此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文章介绍了双节点互连环DNI保护方式的实现方法,对于双交环网络,分别讨论了在设备支持和不支持DNI方式情况下,如何通过交叉连接来实现配置DNI电路。DNI电路对电力系统安稳、继保通道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