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0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新型复合锚固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了岩石中该结构与单一锚周结构的抗爆效应现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锚固结构洞室的临界破坏荷载是单一锚固结构洞室的178%;就破坏程度而言,单一锚固结构洞室是新型复合锚固结构洞室的2.5倍;复合锚固结构存在优化设计问题,优化设计因素包括:空孔直径、空孔密度、空孔深度、锚固区深度。新型复合锚固类结构的弱化效应吸能非常显著,用于岩石介质洞室的抗爆加固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复合锚固结构静力单轴试验研究中,进行了3组影响弱化效应的对比试验,即考虑了不同比面积、不同材料强度、不同弱化孔深度3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在3组单因素对比试验中,比面积较大、材料强度较高、弱化孔较深的3组试件,均存在更为明显的弱化效应;②锚固区厚度为第4个影响弱化效应的因素;③比面积、弱化孔深、锚固区厚度均存在最佳值,可使弱化效应最优;④弱化效应的机理是:在锚固区厚度足够条件下,弱化区一般要经历变形—大变形—压裂—压碎—压实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吸收大量爆炸能,使锚固区(包括洞室表面)的危机得以转移,因而潜藏有巨大的经济技术效果。本次试验研究为新型复合锚固类结构的弱化效应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新型复合锚同类结构的弱化机理及其在静载作用下的特性,进行了静力三轴试验研究。研究表明:①弱化试件同非弱化试件相比,其平均变形量为后者的2.7倍,最大为7.3倍,其平均承载力为后者的1.8倍,最大为3.2倍;②在非弱化试件中的锚杆已达到很高应变状态或试件已产生极限破坏条件下,弱化试件中的锚杆尚处于很低应变状态;③弱化试件荷载~应变关系曲线中的“峡谷”现象是弱化孔间的孔壁介质由于应力集中而出现超载破坏,引起试件产生相对卸载的结果,而多次“峡谷”现象的发生,实质上反映了孔壁介质从破裂、破碎到压实的全过程效应;④复合锚同类结构的弱化效应非常显著,其间存在极大潜能,充分利用这一潜能,将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军事效益。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Vienne技术大学的Brandl H.在2004年10月南京“土钉支护与岩土工程稳定性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Soil Nailing & Stability of Soil And Rock Engineering)上所作专题报告(2004)”中指出,土钉与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采用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对其破坏机理的研究可借助拉拔试验来进行。他介绍了法国早期的一个在松散砂中完成的足尺现场试验情况。但这个名事例研究的却是第1界面剪应变的函数值分布。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基础上,采用新型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对毛跨为10.5m,毛高为7.07m的土质洞库进行了成功设计与建造,提出了监测结果和结论。其新颖性在于,采用复合土钉支护大跨度土质洞库,去掉了二次永久衬砌,突破了传统洞库的建造方法,节省了笨重的机械设备和造价昂贵的多部台车,使施工便捷可行,为大跨度土质洞库建设提供了一种可供选用的新型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6.
锚固类结构是指注浆锚杆、锚索和土钉一类岩土工程加固支护结构。锚固类结构杆体临界锚固长度是指一定岩土介质中锚同类结构杆体的极限锚固长度,超过此长度,其承载力将不再明显增加;未达此长度,其承载力尚有一定潜力可挖。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境)外从不同的侧面对临界锚同长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系统的研究仍较为缺乏,直接的研究极为少见,因而此问题尚未真正解决,仍处于局部发现问题局部探讨解决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论述了岩土高边坡破坏模式、预测预警与防治方法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提出了存在的若干重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研究强调指出,对人类在该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应慎重加以整理,建立起相应技术咨询系统,以充分地加以利用;而对存在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应开展相应的原创性研究,并不断将研究成果补充到已建立的技术咨询系统中,使其更加完备、科学和合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的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承载锚杆与非承载锚杆腐蚀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潮湿空气和Na2SO4溶液中的模拟腐蚀试验,得到腐蚀后承载锚杆和非承载锚杆力学性能与腐蚀条件以及腐蚀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对比两种腐蚀锚杆力学性能的差异,分析荷载对腐蚀锚杆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潮湿空气中,腐蚀后承载锚杆和非承载锚杆的力学性能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而在Na2SO4溶液中,腐蚀后承载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和最大伸长量都比非承载锚杆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其耐久性与使用寿命损失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新型优化弱化复合锚固结构抗爆宏观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新型优化弱化与非优化弱化复合锚固结构抗爆效应试验的目的、条件和方法,指出二者的唯一差异仅是弱化孔段长度不同,前者是优化的,后者是据经验确定的。试验特点是爆炸加载起始荷载低,级差小,试验真实地演绎洞室从变形→破坏→震塌堵塞的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前者的临界破坏抗力是后者的2.1倍以上,极限破坏条件下,拱顶下凸大变形尺度和面层脱落面积,前者仅为后者的25%和33%。弱化孔群的作用机制就是在围岩介质中形成一个弱化区,使原有的二介质系统(支护结构和围岩)成为三介质系统(支护结构、弱化区和围岩),并在爆炸过程中由弱化区大量吸收爆炸能,同时使支护结构的危机得以转移。  相似文献   
10.
锚固类结构是指注浆锚杆、锚索、土钉及加筋土-类岩土工程加固支护结构。复合锚固类结构是指各单一锚固类结构彼此或与传统工法及构造措施等联合使用的-类岩土工程加固支护结构。业已证明和证实,锚同与复合锚同类结构具有优异的抗动静载性能,其中有的结构型式已有大量成功应用。但是,锚固和复合锚同类结构抗静载问题研究与应用较多,对抗动载问题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这一状况国内外大体相近。有些锚固和复合锚同结构型式,如国外的吸能锚固和屈服锚固结构,我国的新型复合锚固结构,均有各自特色,特别是都具有极大的抗动载潜能和效费比。将其用于抗静载也是可探讨的。尽管对这些结构所做试验是初步的,都只完成了效应试验,尚未做深入机理研究,但发展前景看好,值得人们关注、借鉴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