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再生水景观灌溉水质标准》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景观灌溉是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方面。推荐了制定再生水景观灌溉水质标准的原则 ,并从保护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的角度 ,重点介绍了盐分、特殊离子、营养物质、重金属、病原体等组分的限值。  相似文献   
2.
在SBR系统中,控制进水COD浓度稳定在300 mg/L左右,分别以初始浓度为20和40 mg/L的双酚A(BPA)对其进行冲击试验,考察污泥毒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水相中COD以及水、泥相中BP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PA冲击过程会导致污泥有机毒性升高,冲击初期污泥毒性抑制率在40%~60%之间波动,后期稳定在38%~43%之间,且污泥有机毒性的上升幅度与BPA初始冲击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亚  林逢凯  胥峥 《净水技术》2009,28(5):34-38
复合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蔗糖酯SE13等表面活性物质分别投加到悬浮生长好氧污泥系统中,采用容积氧传质系数、污泥氧利用速率以及污泥脱氢酶活性作为表征参数,通过对比研究各表面活性物质对混合液氧传质过程的作用以及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作用。试验发现,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投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提高了容积氧传质系数(KLa),改善氧传质.但投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会降低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而投加蔗糖酯和复合酶则可以提高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负载型TiO2光催化氧化水中微量环己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C/MS分析结果表明,水中微量环己烷在负载型TiO2光催化氧化作用下生成了环己醇、环己酮等中间产物。当pH值为5.2-8.9时,环己烷光催化氧化过程受溶液pH值的影响较小,反应速率基本保持不变;溶液pH值较低(pH=2.0)时环己烷的光催化氧化速率减小,而pH值较高(pH=12.0)时则能促进这一过程的进行。溶液中无机阴离子(如SO4^2-)的存在能抑制环己烷的光催化氧化过程,而光照距离的减小(即光强增大)则能加快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5.
生物膜法处理潮汐河道无序排放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潮汐河道无序排放的污水,考察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温度下,潮汐作用对反应池内生物膜生长情况影响和COD、NH3-N、TP的沿程分布规律,以及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对反应系统处理效果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在潮汐作用下,HRT=8 h,温度20℃和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情况下,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3.9%、46.7%和49.4%,分别比对照池高7.1%、13.2%和10.5%,表明生物膜法处理无序排放污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复合酶生物促进剂能提升反应系统的处理效果。在相同温度下,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处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眼于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本着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传统知识与前沿知识并重的考虑,通过调整"水污染控制工程"生物处理部分的教学思路,改善了知识结构系统性,更新与补充了内容设置,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景观水原位修复的生物激活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酵母膏、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组成的生物激活剂,能刺激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生长和提高微生物的活性.配制模拟废水研究生物激活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刺激作用,在投加生物激活剂后,CODCr、氨氮和磷等的去除都有显著的增加.还对实际景观水样的修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生物激活剂的水样,与空白相比,CODCr去除率增加了27.3%,溶解氧提升21.2%,浊度的去除率增加了23.6%,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1.5%.生物激活剂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预期在住宅小区的人工湖、园林池塘等封闭或半封闭的景观水体修复方面,将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形象、逻辑的多媒体课件强化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废污水处理基础理论推导的逻辑性、动态演示废污水处理单元的理论和反应器,以及整体处理流程的形象性、工程实例图像增补的必要性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多媒体课件强化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可行性。实践表明,应用精心编排的多媒体课件既提升了教学效率,又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方法,研究添加玉米浸出液强化活性污泥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耗氧量增加,相对好氧速率明显加快,B/C比值升高,反应1h后,比值达到0.46,难降解有机物得到一定程度降解,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效果得到加强.该类物质可用于提高工业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节约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杨涛  林逢凯  马海南  杨磊 《现代化工》2014,34(11):87-90
选取苯酚和氯苯分别作为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物代表,研究了紫外光、超声波和紫外光-超声波耦合3种降解方式、初始p H和初始浓度对苯酚和氯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紫外光降解效果更优,而氯苯超声波降解效果更优,两者耦合比单独使用降解效果更好。在中性条件下,苯酚的降解率最大;溶液的初始p H对氯苯降解率的影响不明显。2种有机物的降解与初始浓度呈负相关性,在同一浓度下,苯酚降解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