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急需大量规划建筑设计人才。本文从建筑设计教学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入手,通过分析建筑设计教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论述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武思标 《福建建筑》2009,(10):24-26
本文以宜昌市作为我国沿江丘陵城市的代表,分析了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并研究了城市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在拓展城市骨架的建设过程中对山地的开发利用模式,并分析了不同开发模式所能形成的城市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老旧住区基础医疗设施布局合理性评价与选址优化,对于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宜昌西陵区为研究区域,运用ARCGIS软件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社区两级基础医疗设施进行缓冲区和叠置分析,并对其覆盖区进行分级评价,直观显示了老旧住区的基础医疗服务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基础医疗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呈现集中化、重复供给化、城乡差异化特征,大部分老旧住区基础医疗条件较好,局部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浅谈建筑的色彩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思标  鲁小风 《山西建筑》2009,35(11):32-33
探讨了建筑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设计中色彩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归纳了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色彩设计规律,以更好地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增强建筑的表现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入手,介绍了"生态建筑"思潮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探讨生态建筑的概念与特征,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与方法,最后结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失地农民,他们的安置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就包括住区安置。本文借助湖北省当阳市一个安置小区的实际案例,通过研究当地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着力探讨适合当地习惯的居住生活空间,并根据其为工业园区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特点,创造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生存条件,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按照《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宜昌市要加快向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迈进。为适应这种发展需要,作为宜昌市城市建设的重要拓展区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的东山片区,应采用依托、跨越、融合、联动的空间发展策略,即依托老城区、跨越东山、与新区的生态环境融合、加强与主城其他区域的联动。  相似文献   
8.
快速城镇化时期,控规编制、实施体系已难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控规调整逐年增多并呈普遍化态势,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难题。简政放权背景下,问题尤为突出。文章针对控规调整系列问题,提出了优化规划管理事权、开展规划编制委托合作、建立多部门参与体系、实施控规调整动态更新等4项举措。宜昌五龙片区实践表明,该方法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同时,保障了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思标  刘晓华  唐晓华 《规划师》2010,26(10):78-85
东湖中心区是宜昌市最成熟的居住区之一,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环境优势。规划通过完善东湖中心区的公共设施、提升居住生活环境,凸显其综合服务功能的发展定位,构建城市综合型居住区;通过建设开发控制、城市设计等控制策略对城市建设加以引导,形成"一带四心、三纵四横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和"一极、两心、四点、五轴"的空间景观格局,打造生态景观优美的城市综合型居住区。  相似文献   
10.
詹书生  武思标  黄胥博 《规划师》2011,27(11):78-82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和生态型城市内涵,城市设计应遵循紧凑性、适直步行、多样性等原则,应从生态视角、生态策略、生态技术三个方面设计城市空间.宜昌市东站片区城市设计探索了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思路和手法,综合考虑了生态型城市的具体要求,构建多重网络体系,参照细胞体组织形式营建新的邻里关系,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利用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