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基于人本视角,以 人的活动体验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空间使用情况与网络信息流 的作用,从多样性、聚集性、稳定性和关注度4个维度构建滨 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探索基于使用者拥挤感知评价测定 “空间活力阈值区间”的方法。将网络大数据与实地调研数据 相结合,定量测度上海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分 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总结场地设施、城市腹地、管理宣传3个 方面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并基于活力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提 出疏导与提升、分区段与分阶段建设管理等活力调控策略,以 期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与调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双修的大背景下,为弥补老旧社区的功能短板,实现人行优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空间舒适度、界面舒适度和设施舒适度3个维度,以宏观与微观2个视角,综合应用田野调查、Rhinoceros/Grasshopper软件测算、街景语义切分等多种数据收集和处理手段,对社区内20条道路所组成的步行网络的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上海曹杨新村社区的整体步行舒适度处于中等水平,缺乏步行舒适的路段,设施舒适度较差,亟待优化和更新。  相似文献   
3.
牛爽  汤晓敏 《中国园林》2021,37(10):100
城市的高密度化发展导致公园绿地资源紧张、人口 分布不均等问题,公园绿地配置的不公平性日益突出。在供需 视角的基础上,将连接因素引入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测度中, 从地域均等与空间公平2个维度构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测度 框架。同时,将POI大数据与传统年鉴统计数据相结合进行人 口测算,提升了测度量化的精准性。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定 量测度步行、跑步和骑行3种慢行交通方式下公园绿地配置的 公平性。研究发现:黄浦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存在空间异化 特征,高密度城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由供给因子、需求因子 与连接因子共同决定。为实现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的公平、高 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的品质与游憩满意度,从规模、布局、形态、游客满意度等方面对黄浦江中心段11处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进行调查,基于设施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设施的功能性、艺术文化性3个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评价体系,对黄浦江中心段11处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对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公园设计规范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环城绿带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探讨在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内开发游憩功能的适宜性,从群落外貌、景观结构、空间特征及游憩情况等方面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40个游憩型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空间适游度、环境安全性、生态承载力和可视景观美感度4个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游憩适宜度评价体系,对40个样方的游憩适宜度进行分级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后续的改造建设提供依据,并对同类环城绿带游憩功能的拓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