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寺沟-银洞梁背斜南翼次级褶皱非常发育,初步查明的次级褶皱就有四个,从北向南依次为北枝次级倒转向斜、北枝次级背斜、南枝次级向斜和南枝次级紧闭背斜,寺沟铅锌矿产在南枝次级紧闭背斜的南翼,是典型的背斜控矿,该背斜向西倾伏,西部仍有找矿潜力。该区褶皱发育,控矿的南枝次级紧闭褶皱相对非常紧闭,宽度小、高度低,不容易判断、识别,这就给深部找矿带来难度。用常规钻探探矿方法,准确探到南枝次级紧闭背斜(矿体)的几率较小,用钻探控制深部矿体一是要准确判断、预测深部背斜(矿体)位置;二是要从已知背斜(矿体)开始,沿矿体倾伏方向小间距向深推进。  相似文献   
2.
八卦庙金矿床的主要特点是金矿规模大、品位低,矿化主要集中在东西长300~500 m,南北宽300~400 m的斑点状千枚岩中.矿化的分布特点是:围岩—矿化体—矿体,品位呈逐渐过渡关系.随着矿山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金价的上涨,从矿山开采实践来看,开采金品位1.5×10-6的矿石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降低工业指标,能扩大资源储量,对充分利用资源,延长矿山寿命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北缘;著名的凤太多金属矿田北部,西距凤县40km。已探明该矿床为超百吨的特大型金矿床。1 区域地质条件1)凤太矿田内出露地层以中、上泥盆统为主,占出露面积的85%,主要岩性为细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它是赋矿的主要地层;2)区域构造线总体为NWW—SEE向,由一系列紧闭线状褶皱和断裂组成,还发育有NE、NW及SN向断裂。八卦庙金矿床就位于NWW向长沟—空棺沟向斜北翼;3)区内在矿区东南部外围约15km处有狮子岭闪长花岗岩(γ1-a5)和华阳花…  相似文献   
4.
丝毛岭金矿床位于陕西凤太多金属矿集区的西北部,产于NWW 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中,矿体赋存于丝毛岭向斜北翼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的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金矿化类型包括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对其早期成矿阶段热液蚀变形成的绢云母开展40Ar/39Ar测年研究,获得其坪年龄为(211.9±1.5)Ma,指示其成矿作用始于211.9Ma左右,即晚三叠世。结合前人有关区域地质与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丝毛岭金矿床与凤太矿集区中的八卦庙柴蚂、双王等金矿床一样,都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它们是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位于东古特提斯构造域中的南秦岭碰撞造山带大规模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是典型的背斜控矿,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严格受背斜形态、产状、空间分布的控制,目前控制的铅锌资源储量已达超大型规模,找矿潜力仍然很大。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地表找露头矿到地下深处寻找隐伏矿的过程,为进一步在凤太地区深部寻找隐伏矿体提供了宝贵经验。顺藤摸瓜、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是找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对陕西银洞山铅锌矿生产资料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分形理论,研究矿区铅、锌品位在垂向上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该矿床以铅矿化为主,在1 645 m中段可能存在1个铅锌矿矿化中心,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成矿第二阶段;随着矿脉向下延伸,同一成矿阶段分维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