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理论上分析总结了影响隔离效果的因素:压差、门的开关、人的进出、温差及缓冲室的设置。建立了实验用单床隔离病房和双床隔离病房,对三种送排风口方案及缓冲室的隔离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压差不能抵消其他因素的影响;提出主流区和定向气流是保护医护人员的首要措施;证明床侧和床尾双送风口效果最好;提出用缓冲室稀释、自净、过滤在动态条件下外泄的污染物是最重要的动态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流组织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送上排和上送下排气流组织形式下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场和气流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上送下排在室内污染物排除效果上明显优于上送上排。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外各类高效过滤器的滤菌效率。在安装有高效过滤器的隔离病房回风口进行了发菌实验,计算了B类和C类回风高效过滤器的滤菌效率,证明了当隔离病房回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时,可使用部分循环风。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气尘实验,研究了隔离病房开门时温差对污染物外泄的作用.结果显示,温差作用是一般压差作用抵消不了的;2℃温差时污染物交换量比0℃温差时增加50%左右;缓冲室可对温差作用引起的污染物交换起到15~30倍的动态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枯草杆菌黑色芽孢变种作为实验菌种,介绍了菌液的配制、发菌系统原理、沉降菌和浮游菌的采样方法、细菌的培养与计数方法,以及隔离病房回风过滤器对细菌过滤效果检测、病人微生物气溶胶污染范围测定、隔离病房开关门隔离效果测定等的具体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拉压弯基本构件强度设计计算公式推衍法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条件,选用一个基本强度计算公式推衍出钢筋混凝土不同截面形状,不同受力特点的基本构件强度计算公式。也就是说:这个基本公式借助一定条件,可表示任何一个强度计算公式,这个基本公式对电子计算机的软件开发及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上送上排和上送下排气流组织形式的优劣,在生物安全模型实验室内进行了微生物气溶胶的发菌实验,对两种气流组织形式下室内工作区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场和实验室自净时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上送下排对室内污染物的排除效果明显优于上送上排。  相似文献   
8.
负压隔离病房气流组织效果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单人和双人病房各三种气流组织方案以及四种风口散流器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和确定总实验方案时预想的结果,即在床边医护人员工作位置顶送,床内侧单回风口的方案在污染物排除时间、夏冬季污染物扩散高度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国外文献中对压差作用的认识和压差设定值。分别用大气尘法和实验菌种法对压差和污染物外泄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压差从0变到-6Pa,污染物外泄浓度比仅减少0.03左右;而从-6Pa变到-30Pa,污染物外泄浓度比基本不变。建议隔离病房相对缓冲室的压差设定为-5Pa。  相似文献   
10.
关于隔离病房隔离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分析了压差、门的开关、人的进出、温差及缓冲室的设置对隔离病房隔离效果的影响。指出压差仅在门关闭情况下有作用,理论最小压差可定为3Pa;温差作用下气流有进有出,是压差作用所抵消不了的;缓冲室的动态隔离效果很明显,三室一缓时总隔离系数可达48,五室二缓时总隔离系数可达3212。总结了隔离病房设计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