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跨连续悬索桥不同于单跨悬索桥,两边跨设置吊杆,在主塔区域设置无吊索梁段实现中边跨加劲梁之间的连续过渡,并且一般在边跨过渡墩处设置限位转置,实现该区域主缆和加劲梁的协调变形,是其主要结构特点;因此该类型悬索桥加劲梁的吊装方法及关键施工工序也相对较为复杂。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大跨度三跨连续悬索桥的结构特点,通过对两种不同的钢箱梁吊装顺序进行比选分析,确定合理的钢箱梁吊装方案。  相似文献   
2.
泰州大桥中间塔采用深水沉井基础与纵向"人"字形钢塔相组合的结构形式,其施工极为复杂。该项目通过前期研究成果,在深水沉井基础施工过程中利用上下游锚墩定位技术,结合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确保了沉井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着床,同时采用终沉控制措施成功防止了沉井在终沉阶段的突沉、超沉现象。钢塔架设精度高,调整节段少,且在安装过程中结构存在多次体系转换,针对以上特点,采用几何控制的全过程控制理念,将节段制造误差、预拼装线性和架设误差进行统一分析,建立精度管理系统,最终钢塔的架设精度远远优于设计精度。泰州大桥中间塔施工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深水沉井施工与钢塔制造安装等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苏通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跨径斜拉桥,其主桥上部结构施工,主要包括边跨辅助跨以及索塔区大块梁段安装,标准梁段安装以及中跨合龙几个阶段.其中大块梁段采用浮吊整体吊装,标准梁段采用桥面双吊机系统进行吊装,中跨合龙采取顶推辅助合龙方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全过程自适应几何控制方法,通过全过程精确控制结构构件的无应力尺寸与形状,以及实现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相适应来达到控制桥梁结构最终线形和内力的目标.为了解决长悬臂主梁风致振动条件下的测量问题,采用了包括基于GPs和基于全站仪的两种动态几何监测系统.对上部结构施工期风致振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最大单、双悬臂状态进行了抖振响应分析,对最大单悬臂状态的主梁抗风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抗风措施.成桥状态几何线形误差和索力误差均在设计范嗣之内.  相似文献   
4.
高墩桥在中国西部多山谷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并不充分,我国尚没有确立相关的分析设计方法与规范,因此对其进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乃至倒塌分析以便研究其地震破坏模式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以贵州省高速公路上跨越山谷的某大桥为例进行了研究。该桥是一座处于典型西部地区山地、桥体为双向分离的曲线T型刚构高墩混凝土桥。本文在对全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了全桥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考虑桥体的碰撞,得到塑性铰形成与发展状况以及破坏模式,实现了对全桥倒塌过程的仿真。本研究结果对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泰州大桥钢中塔首次采用纵向"人"字形、横向门式框架结构,采用节段预制-现场安装的方法安装钢塔。建立针对复杂钢塔的全过程施工控制体系,在制造阶段对节段形态以及制造线形进行精确测控的基础上,在安装阶段根据实际安装误差情况确定预先设置调节缝的调整量,达到对钢塔线形误差调整的目的。现场实施结果表明,泰州大桥中间钢塔的线形控制效果良好,最终线形各项精度均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合国外顶推合龙工艺和国内温度配切合龙工艺优点,提出了全新的顶推辅助合龙工艺.并介绍了顶推辅助合龙工艺实施条件、关键施工参数和主要工艺措施的计算分析要点以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