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根据华北型煤田部分矿区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强的特点,利用煤层底板注浆改造方式,可解放受水威胁煤层。文章简要介绍了煤层底板注浆改造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根据龙固矿井综采开采工作面平巷的生产技术条件,结合矿压实测,推广应用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巨野煤田龙固矿巷道稳定性评价及围岩控制提供地应力参数,采用声发射法测量了巨野煤田龙固矿煤层顶板砂岩中的地应力,判定矿区地应力场为大地动力场型。同时,基于砂岩层中的地应力实测值,结合Hoek-B rown屈服准则估算了矿区煤层中地应力值。研究表明:矿井深部同一埋深下,煤层中地应力状态比砂岩更易处于各向等压状态。  相似文献   
4.
华丰煤矿针对大变形软岩巷道的特点,提出了“喷锚喷、锚网喷”二次支护工艺,阐述了支护工艺、特点及技术关键,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特征,采用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对新巨龙矿井1301工作面走向及侧向巷帮煤体垂直应力进行了实测。研究表明: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走向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到煤壁的距离及巷帮煤体侧向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到巷帮的距离比一般工作面大;巷帮煤体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出现在采空区后方;回采期间巷帮煤体垂直应力的变化沿走向可分为应力稳定区、应力升高区、应力峰值区、应力降低区、二次升高区和应力蠕变区。  相似文献   
6.
华丰煤矿针对大变形软岩巷道的特点,提出了“喷锚喷、锚网喷”二次支护工艺,阐述了支护工艺、特点及技术关键,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巨龙矿井深厚表土薄基岩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问题,开展深厚表土层地表沉陷与冲击地压联动效应的实测研究。研究表明:深厚表土薄基岩首采综放工作面地表沉陷启动距约为114 m,仅为采深的1/7,远小于一般采场的启动距(1/4~1/2)倍采深。当地表进入充分采动阶段后,地表沉降速度与冲击地压存在明显的联动效应:地表沉降速度开始迅速增加时,工作面动压显现强烈;地表沉降速度迅速增加一般超前工作面动压显现。综合分析微震和地表沉陷数据,验证了岩层运动、地表沉陷与冲击地压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冲击地压预警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8.
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留设合理宽度的区段煤柱是确保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顺利接续和安全回采的关键。以新巨龙矿井一采区区段煤柱宽度的确定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微地震监测、应力动态监测和理论计算等方法确定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得出低应力区宽度约为20 m;其次,采用工程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煤体不完整区宽度约为3 m;最后,综合考虑资源回收、冲击地压防治、次生灾害控制和巷道支护等因素,确定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为5.0~7.2 m。应用沿空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结果验证区段煤柱宽度的合理性。该研究结果对类似开采条件下的区段煤柱宽度确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