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本文针对混凝土泵用户的多样化,在混凝土泵液压系统设计中提出了新的控制原理和辅助机能的实现方法,力求在功能上完善,在性能上完美。  相似文献   
3.
流动式起重机(mobile crane,国内用户大多译为移动式起重机,但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名词术语》定义如此。)主要包括轮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等。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近年发表的最新论著和流动式起重机的发展动态,回顾了自二战以来世界上流动式起重机的技术演变,以及展望了对未来流动式起重机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是轮式起重机)突出表现在经历一段自行开发研制(16-20t液压箱型伸缩臂)后,主要生产厂家分别与日本多田野、加藤,美国格鲁夫,德国利勃海尔等.采用引进、技贸合作或合作生产的方式相继生产出了20t、25t、35t、40t、45t、50t、80t、125t汽车起重机和25t越野轮胎起重机以及32t、50t、70t、160t全地面汽车起重机,  相似文献   
5.
该文为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JJ4039)本文针对混凝土泵车臂架主动减振控制过程中臂架出现的偏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一种利用臂架末端位移变化反应臂架偏移程度的方法。考虑臂架动态特性复杂等特点,采用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计算偏移控制电流并实时调整臂架位置,保证主动减振控制的稳定性。通过泵车泵砼实验,分别采集关闭和开启偏移控制过程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主动减振控制中引入偏移控制后臂架末端振动稳定控制在200mm范围内且臂架不出现偏移,验证了偏移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考虑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特点,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对泵送混凝土激励下的臂架末臂节振动响应进行了主动控制试验研究。针对泵车臂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滤波技术和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主动控制策略,通过优选臂节油缸的作动控制以实现对臂架一阶模态振动响应的实时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主动减振控制后水平工况下臂架末端的减振精度可达80%,取得了显著的减振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混凝土泵用户的多样化,在混凝土泵液压系统设计中提出了新的控制原理和辅助机能的实现方法,力求在功能上完善,在性能上完美。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凝土泵车各种工况下工作特性与发动机万有特性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目前混凝土泵车在负载-发动机功率匹配上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基于自适应变扭矩模型的整机功率匹配控制技术,将整机各服务子系统(泵送、分配、搅拌、臂架等)纳入动力控制系统中,实现整机功率系统与多负载外界工况的完美匹配,任意工况下都能保证发动机具有稳定的负荷率,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经济油耗点。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节能技术可降低混凝土泵车油耗超过10%,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