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6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乔弗莱·司谷特的《人文主义建筑学》的解读,解释分析了书中提出的人文主义和良好建筑的概念,以及该书中用良好建筑的组成要素的内部层次关系作为标准、和对当时流行的建筑审美认识的谬误进行的批判。最后,作者对该书的得失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隧道工程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普遍急需交通运输基础和可靠供水的发展中国家。一些所谓的“大型工程”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科技新闻记者彼得,哈特利对一些革新的设计了考察。并对当前的主要工程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3.
王发堂  朱晨 《建筑师》2022,(1):15-22
路易斯·康从罗马废墟中挖掘了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蕴,并成功地转换与迁移到他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创作中.本论文首先讨论西方废墟概念的内涵和现代性流变,分析废墟(永恒)与流变之双重叠加所触发的康的建筑思想转变,然后从秩序、结构和材料等方面对路易斯·康的建筑创作与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艺术中的非建筑意志——评“贺兰山房”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将主要从贺兰山房事件出发,对艺术家们的反建筑意志的建筑创作进行分析,指出他们越界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感觉学(即美学)层面探讨了“丑陋”的研究历史,阐释“丑陋”的内涵变化历程。其后,本文总 结出感觉学上的“丑陋”的多重意义。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丑陋建筑的判断的标准,并对建筑畅言网的丑陋建筑标 准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丑陋建筑应发挥批判功能,促进建筑学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6.
两周时期楚国作为南方长江流域的霸主国家独领风骚,楚文化源于北方中原的商周文化,发展壮大于南方楚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孕育楚文化的重要基础。基于此,该文首先分析了楚文化及其自然环境的独特特征。其次,推论影响楚建筑形制的因素,提出其在楚文化与楚地自然环境影响下产生发展了楚高台建筑与干阑建筑。最后以文献和考古记载中的楚宫建筑为例,探讨楚国建筑“层台累榭”之形制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膨胀土经石灰或粉煤灰改性后填筑路堤,路堤边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浸水稳定性,襄荆高速公路采用改性包边处理技术,经实践检验,包边路段路基稳定、经济适用、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
路易·康的建筑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发堂 《建筑师》2010,(5):79-84
路易·康的建筑思想是现象学在建筑学上的应用.本文先阐述了康对形式的追问.其后论述了功能的不确定的想法,指出它们与现象学“直接面对事实本身”的内在关联性。其次.把康的建筑思想与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及安藤忠雄的建筑思想作了一个比较,以便对康的思想有个感性的把握。最后论文指出了康的建筑思想的内在可能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东西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东西建筑文化的异同。东方文化强调感性,西方文化强调理性。发展传统建筑必须建立在东西文化相互融通上,任何偏废一方的做法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模式和生活行为的变化,而且对建筑产业直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住宅作为一种高价耐久的产品,其建筑设计一定要有超前意识,设计人员要掌握居住状态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为求营造优美、亲切和谐、宜人的居住环境,充分反映出民族和地方特色,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跨世纪住宅设计是当今建筑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试图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居住环境设计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熏陶人.住宅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之一,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目标,居住环境的质量成为衡量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