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为了解决地铁管片混凝土的脆性问题,在混凝土中掺加高分子合成纤维,研究了其对混凝土的增韧效果,并与钢纤维、玻璃纤维的增强效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高分子合成纤维在管片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合成纤维、钢纤维及玻璃纤维的掺加对地铁管片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对混凝土耐久性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对混凝土的增韧效果显著,混凝土抗弯性能及抗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测试数据显示,管片混凝土中掺加6 kg/m~3的高分子合成纤维和30 kg/m~3的钢纤维具有几乎同等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进行免蒸压管桩混凝土配制试验,主要对比了不同品质机制砂取代天然砂对管桩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桩身抗弯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高品质机制砂在免蒸压管桩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高品质机制砂制备的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能够满足免蒸压管桩的生产工艺要求。同时,采用高品质机制砂生产的管桩桩身结构性能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类矩形盾构管片的裂缝控制及混凝土脆性问题,确保管片尺寸的精度,在混凝土中掺入了高分子合成纤维,研究了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与钢纤维、玻璃纤维的增强效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高分子合成纤维在管片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合成纤维、钢纤维及玻璃纤维的掺加对地铁管片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对混凝土的增韧效果显著,抗弯性能及抗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管片混凝土中掺加6 kg/m~3的高分子合成纤维和30 kg/m~3的钢纤维具有同等的增韧效果,可减少或部分取代管片混凝土中非结构配筋用量,提高管片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考虑桩芯水泥土与桩身的较强黏结性,提出桩侧虚土桩模型来模拟桩与桩芯土塞的相互作用,建立含水泥土土塞的竹节桩纵向动力模型. 通过阻抗函数递推方法得到简谐激振下桩顶动力响应频域解析解和时域半解析解,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拟合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参数分析研究水泥土相关参数对桩顶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水泥土试验以及现场桩基试验,研究竹节桩桩芯水泥土对桩身低应变测试曲线的影响;根据实测曲线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拟合反演. 结果表明:竹节桩桩芯土塞高度增加会引起桩底反射信号减弱以及桩身综合波速减小,土塞模量增加会引起桩底反射信号减弱和轻微提前;拟合得到的虚土桩尺寸系数较为稳定;桩芯水泥土的阻尼系数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在参数拟合过程中,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测曲线较符合,本研究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桩与水泥土的动力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而裂缝是混凝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亦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混凝土非顺筋裂缝的产生过程及类别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浙江宁波地区部分建筑物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建筑物中存在的主要非顺筋裂缝进行了分析讨论,论述了混凝土非顺筋裂缝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