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地方政府逐渐认识到产业集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主动依托各级各类开发区构建产业集聚区。从建立时间、背景、功能定位和目标等方面对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进行比较,分析由开发区向产业集聚区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规划院校普遍对城市建设史课程重视不够,文章分析了课程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引导学生认识课程意义、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3.
北方传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生态思想根深蒂固,本文从民居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材料应用以及建筑构造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探讨生态规划理念在北方民居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中。本文结合实际城市规划项目,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特点,探讨其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主要介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应用GIS技术的实例,以期为城乡规划人员在工作和学习中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园区普遍面临转型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情况,总结其面临问题,提出对策.笔者认为:应将高校定位为以产学研为主的综合性新城区,通过优化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实现资源共享,脱离"孤岛"发展状态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城市设计类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在城市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中,针对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方法研究,力求科学、公正、合理地给出学生课程成绩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产城分离问题,结合桐城市双新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实践,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思路,并从产业选择、功能定位、人口安置、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等方面进行规划探索,以期对其他开发区的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广州开发区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扩张、综合优化3个阶段,其空间形态也从“孤岛”状、“串珠”状进而演化到“团块状”的特征。政府的政策体制导向、跨国公司的示范作用和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是开发区地域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同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空间的不断扩张,开发区正向着地域空间一体化、内部功能综合化、空间布局多样化和空间环境内涵化的态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峰玉  吴怀静 《工业建筑》2012,42(6):8-11,141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演化,开发区普遍面临着功能转型和空间重构。结合平顶山市高新区的规划实践,以构建复合型城市功能区为目标,针对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功能、空间、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从区域层面、园区层面和局部尺度层面分别探讨开发区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功能混合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当前我国大学城普遍存在的功能单一和机械分区现象出发,总结其发展历程、空间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功能混合对大学城建设的启示: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居住、商业服务设施等用地,实现土地用途的多样化,并提出多种功能混合模式,实现集约用地和紧凑布局,塑造大学城综合的城市功能和丰富的城市空间形态,从而聚集人气和提升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