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13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煤岩破坏表面电位特征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煤岩在单轴压缩、拉伸、三点弯曲等不同破坏方式下的表面电位特征和规律,初步探讨了煤岩破坏表面电位机理.结果表明,煤岩在受载破坏时能够产生表面电位,并且表面电位与载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0.9以上,可达到高度相关;表面电位信号一般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强,随载荷的降低而减弱.试样上不同电极处测得的表面电位信号强度是不完全相同的,是随载荷及煤样的破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表面电位与栽荷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表面电位信号来反映煤岩受栽破坏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理论分析了动力扰动引起的应力波在煤岩空间内的传播规律;探讨了动力扰动引起的煤岩附加能量场特征规律;采用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岩系统对扰动频率与幅度的响应特征及能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扰动幅度和频率对深部围岩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由动力扰动引起的附加能流密度与扰动幅度的平方成正比,扰动促使围岩应力集中区前移;最大反射能流密度峰值位置离自由面距离与扰动频率符合幂函数关系,扰动频率的增大加快了能量流动的速度,降低了单位时间流入煤岩单元的能量,表现为"高频低能,低频高能",扰动伴随着能量流的不均衡发展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矿井通风网络非稳定流动数值解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分析数学的压缩映射原理,对矿井通风网络非稳定流动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数学模型数值解收敛的条件.确定了以惯性系数排序选择最小生成树的回路选择方案,为矿井通风网络非稳定流动数学模型数值解的收敛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吸附水的微观机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煤大分子和表面的结构特点,应用分子热力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理论分析了煤表面自由能的特征和煤吸附水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煤对水分子的吸收从微观上看是由于水分子与煤表面相互吸引作用的结果,这些作用力包括分子间力和氢键.煤对水分子的吸附是多层吸附,吸附第一层水主要是由于煤对水分子的氢键作用占主要地位,对其余水分子层的吸附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力引起的长程力作用的结果.对水分子与煤表面的分子间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是分子间力中色散作用力占主要地位.讨论了添加活性剂润湿煤体的作用,认为这是从微观上改变了水分子与煤表面的吸引作用力的结果.研究煤吸附水的微观机理为现场优化提高煤层润湿性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煤岩动力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声电协同监测技术,将电磁辐射和声发射进行融合,优势互补,开展了受载煤岩声电监测同步性测试及分析,开发了相应的监测系统及软件,并在采掘现场进行了监测及预警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实验室和采掘现场不同尺度的煤岩声电信号同步性及相关性很好;采掘现场有煤岩动力灾害危险前,声发射和电磁辐射信号开始出现异常变化,且两者对危险响应的同步性很好,特别在临灾阶段,声、电信号在异常幅度和时域上的一致性变得更加明显;声电协同监测技术及系统,能够实现对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危险的实时监测及提前自动预警,与单方法相比,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用电磁辐射法监测预报矿山采空区顶板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坚硬煤岩层的电磁辐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煤矿回采过程中煤岩体电磁辐射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磁辐射监测预报顶板稳定性的技术方法,并在煤矿进行了试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山采掘过程中,伴随顶板活动会产生明显的电磁辐射信号,顶板垮落前电磁辐射有异常反映,表现为异常增大或呈现增长趋势,用电磁辐射法监测预报顶板垮落是可行的, 且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济宁2号煤矿三采区冬季风流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济宁2号煤矿三采区冬季风流热力参数测定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自地面流向采掘工作面的过程中,风流的温度、焓、含湿量和相对湿度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掌握了井下热湿源分布情况和采掘工作面热害环境状况。由于,冬季高温高湿矿井的风流热力参数变化规律和夏季井下采取人工制冷措施时冷风流热力参数的变化规律相类似,所以,为济宁2号煤矿夏季采取人工制冷措施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在结论部分提出了济宁2号煤矿三采区夏季采取人工制冷措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该文给出巷了道瓦斯局部积聚的更为准确的定义,对瓦斯局部积聚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巷道瓦斯局部积聚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考虑体积力的作用建立了巷道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王静  王恩元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10):241-243
阻燃材料的研究是目前火灾理论中的热点之一。其自身的环境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环境保护和人员安拿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卤系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指出其烟气毒性较大,然后重点探讨国内外在该领域中常见的一些毒性评估和实验方法,最后阐明了阻燃材料烟气毒性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地下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顶板冒落等动力灾害,传统的接触式预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采煤生产和安全的需要.利用煤岩受载下的电磁辐射规律和原理,开发研制了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非接触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高灵敏度电磁辐射接收天线、电磁辐射主机等组成.并通过国家MA标志和防爆检验,并在现场对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进行了监测预警,取得了成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