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隋唐长安城市规划中的模数制及其对日本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亚,城市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中国城市经历了重大变革和细微的演变,这些变化有时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某些时候是由于统治者的意愿或是受到规划者个人智慧的影响。本文从都城长安的城市布置,推测出隋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型。建于新纪元开端的长安城,折衷都城规划的两大传统,以模数制为基础,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模式,并以之来回应新王朝的勃勃雄心,它的规划深刻影响了东亚城市的演化,八世纪日本的平城(奈良),长冈和平安,以及渤海帝国的五都,皆以其为范本。[1]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城市的历史不到200年,自1972年以来,这座城市经历了由不同优先级和城市议程造成的重大变革。现状的城市结构可以解析为不同的城市图层,由政府谨慎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由不同的图层交叠构成,对这些公共空间的图层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动因,力求提供一个理解新加坡城市结构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简要全面地介绍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并对公共住宅、城市遗产保护、城市环境管理和产业规划4个层面做重点分析,以体现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方面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首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城市。这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历史、文化和中国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有如此多的相似性,离中国是如此之近,应该得到中国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5.
谈到香港,高密度是不可避免的话题。香港2010年的总体城市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6400人,城市建成区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6,800人,是新加坡的2.6倍,纽约的1.5倍。住宅区的密度接近每平方公里33000户,是新加坡的3倍,纽约的2.7倍。造成超高密度的原因与地形限制有直接原因。香港城市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但城市建设面积占23.4%,剩下多为山地,制约了城市水平方向的发展,向高空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过去40年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人口,服务和娱东的逐步疏散,以及后期根据概率2性规划修编的要求进行的就业岗位疏散。中心城区作炎城市商业中心和就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从而给交通运输体系带来巨大压力;为了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挤状况,规划建设覆盖全岛的交通运输网络,实施严格但不乏创新的交通管制措施成为新加坡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亚洲城市研究"专栏的开场文章——说明亚洲城市研究对上海和其他中国城市,以及对亚洲其他国家城市的意义,通过简要分析两个典型亚洲城市,上海和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与面临的挑战,提出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保障民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关键路径。文章通过对新加坡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发展历程、层级体系设置及设施规划的全面评述,总结其六大规划特点,包括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与新镇规划全面结合并充分考虑弹性机制,重视设施功能和布局的高度整合,以高密度多样性的消费群体为支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和协同运营,以生活需求和行为研究作为规划的根本出发点,以及全面鼓励社区参与规划与设施运营。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对我国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社会参与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以新加坡文德邻里为例,通过为期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和NVvo质性分析,探讨了高层高密度环境下6类邻里空间的使用模式,老年人与邻里空间的互动机制,以及邻里空间如何满足老年人原居安老的日常需求;最后总结出4点启示,以期对我国建设适老社区环境以支持原居安老提供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