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着重介绍了卫辉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紧迫性和多样化,同时还介绍了其功能布局、需求量预测、设计引导及创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和声音形式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我感到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形象直观地再现政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突然"逆行",造成1死30伤.此后,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地铁电梯、上海及浙江乐清的小区电梯相继出现事故,多名乘客受伤.面对近日"集中爆发"的电梯事故,不少民众感到传说中的"电梯惊魂"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4.
2009年6月8日下午,天津市“2008年度先进外商投资企业”大会在天津大礼堂隆重召开。永立建机作为获奖企业之一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以铜粉作为导热填料,75Ga25In液态金属为导热基体,制备了一系列液态金属导热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导热填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铜粉的粒径和填充量对液态金属导热膏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铜粉的粒径为2.5μm,填充量为12%时,液态金属导热膏的导热系数最大,为34.7W·(m·K)~(-1),显著高于市售普通导热硅脂。铜粉与液态金属复合既能获得高的导热系数,又能降低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提高其涂敷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自制的试验设备上对AZ31B镁合金进行切向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了AZ31B镁合金在20,100,200,300℃下的微动磨损行为,并分析了其磨损机制和摩擦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温度下,镁合金的微动主要通过滑移来实现;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上升阶段时的摩擦因数增大,摩擦因数到达峰值和稳定阶段所需的循环次数减小;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AZ31B镁合金的磨损体积和摩擦副的总磨损体积均先减小后增大,200℃时,AZ31B镁合金的磨损体积最小;在微动磨损过程中,AZ31B镁合金磨痕表面的摩擦氧化起主导作用;当试验温度低于200℃时,AZ31B镁合金磨痕表面形成了铁的氧化物转移膜,磨损体积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在300℃时,铁的氧化物转移膜被破坏,磨损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光伏阵列的四种典型故障(老化、遮阴、短路和开路),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ABC)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故障诊断模型,用Matlab对光伏阵列进行仿真,提取故障状态下光伏阵列输出特征向量作为训练样本,通过人工蜂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进行寻优,利用寻优后的参数建立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有效判别光伏阵列的典型故障,且故障诊断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和声音形式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我感到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形象直观地再现政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和声音形式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我感到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形象直观地再现政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将"建筑学"列为第三类诗的行列,然而在如今这个被钢筋混凝土充斥着的城市空间里,诗意的空间早已荡然无存,人们渴望有那么一个空间,它是有情感的,静谧的,愉悦的。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是一个用建筑去书写诗篇的大师,而苏州园林艺术同样是创造了一种诗意的空间。因此本文通过浅析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与苏州园林艺术在创作意境上异曲同工,探寻那些在建筑创作中渐渐消退的灵魂和富有诗意的建筑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