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欣明  余耀峰 《煤》2006,15(1):26-27
对极破碎顶板条件下,采用综采技术开采所面临的顶板控制、安全支护等难题逐一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在己1617-21190工作面的试验较为成功,杜绝了事故的发生,实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主要针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IT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技术问题,陈述了利用云计算来构造移动通信运营商办公云平台。给出了移动运营商办公云的技术架构,并且从系统运维的角度,讨论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办公云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对办公环境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运维,进而合理利用资源并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以太坊智能合约本质上是一种在网络上由相互间没有信任关系的节点共同执行的已被双方认证程序。目前,大量的智能合约被用于管理数字资产,使智能合约成为黑客的重要攻击对象。常见的攻击方法是通过利用智能合约的漏洞来实现特定操作的入侵攻击。ContractGuard 是首次提出面向以太坊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入侵检测系统,它能检测智能合约的潜在攻击行为。ContractGuard 的入侵检测主要依赖检测潜在攻击可能引发的异常控制流来实现。由于智能合约运行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以及在高度受限的环境中运行,现有的IDS技术或者工具等以外部拦截形式的部署架构不适合于以太坊智能合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设计一个嵌入式的架构,实现了把 ContractGuard 直接嵌入智能合约的执行代码中,作为智能合约的一部分。在运行时刻,ContractGuard通过相应的context-tagged无环路径来实现入侵检测,从而保护智能合约。由于嵌入了额外的代码,ContractGuard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智能合约的部署开销与运行开销,为了降低这两方面的开销,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的特性对 ContractGuard 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可有效地检测 83%的异常行为,其部署开销仅增加了36.14%,运行开销仅增加了28.1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戊9、10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进行常规的矿压监测,包括支架工作阻力、顶板冒落特征、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等,得到了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特点,并对支架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多线程并发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常用手段,文章提出了一种用信号量的不对称P/V操作来设计多线程并发算法的新思路,这种思路适合于设计多线程同步程序以解决某些具有复杂同步语义要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得到简洁高效的求解。为了演示这种新思路的特点和优点,笔者对几个常见问题(读写锁、排队锁和记录锁)给出了新的算法设计以及实现。实验数据表明,采用这种思路设计的算法在算法复杂度,读写速度和资源使用方面相对于传统的算法存在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长江  张磊  赵永柱  王欣明 《市政技术》2013,31(4):137-139,158
某城市为降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COD质量浓度及色度,采用臭氧氧化法对其降解,并根据降解效果确定臭氧最佳投加量。实验结果表明:COD、BOD5、色度均随反应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臭氧氧化对COD、BOD5、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09%、61.64%、82.52%;臭氧氧化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平均去除率仅为10.5%。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出臭氧最佳投加量为15 g/m3。  相似文献   
7.
臭氧作为近几年的新兴水处理工艺,备受人们关注。研究臭氧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作用,发现臭氧能够降解污水中20-40%的COD和SS,同时色度能降到10倍以内,水样中粪大肠菌落数<200个/L。同时发现在臭氧氧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悬浮物SS,一般要求SS≤30mg/L。  相似文献   
8.
综采工作面补机巷对接技术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戊8-19120工作面补机巷对接技术的实践和研究,确定了补机巷对接技术的合理工序和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其它相似条件工作面的对接提供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调试中,程序员往往通过追溯错误的变量值及其传播来定位软件错误,其中具有错误值的变量称为感染变量,感染变量在失败运行中具有错误值的程序位置即为感染位置。提出了一种结合动态正向程序切片和语句覆盖信息对程序变量感染的初始位置进行定位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分析感染变量的起源与传播,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与感染变量相关的错误语句集合。与传统的基于程序覆盖信息的错误定位技术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定位程序中的感染变量及其初始感染位置,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程序错误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臭氧对造纸制浆中段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制浆中段废水的脱色方法以及臭氧的应用特点.为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果,笔者以物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某造纸厂的中段废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尤其是对色度的去除率达99.6%,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