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29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首次提出非极性固体自非水溶液中吸附两亲分子时界面上会形成表面反胶团的可能性。基于这一设想,结合二阶段吸附模型和质量作用定律,导出了通用的吸附公式。利用这一公式定量地解释了石墨自庚烷中吸附正癸醇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正癸醇的表面反胶团的聚集数在3~6之间,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表面聚集的热力学计算指示表面反胶团形成的标准焓(△H°rhm)和熵(△S°rhm)皆是负的,说明过程不是熵驱动的,这与自水中吸附的情况不同。文中还报道了这个体系的临界表面反胶团浓度(rhmC)值。  相似文献   
2.
表面加溶     
本文首次报导了有关表面加溶的定量研究。文中测定了负离子型染料铬天青S(CAS)在两种硅胶(大孔硅胶和小孔硅胶)上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X100、TX305和癸基甲基亚砜(DMS)的吸附层中的表面加溶。实验表明CAS单独存在时不被硅胶吸附;但当硅胶一旦吸附了一定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后,CAS即被表面加溶,硅胶被染成紫红色(与CAS加溶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团溶液的颜色相似)。CAS的表面加溶量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皆成直线关系;而直线的斜率,即加溶能力,只与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有关,而与硅胶的种类无关。三种表面活性剂被加溶的能力(gmol~(-1))依次是TX305>DMS>TX100。我们设想:对于TX100和TX305CAS可能是被表面加溶于吸附的氧乙烯链双层之间;对于DMS,则可能是表面加溶于双分子吸附层的碳氢链栅栏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钢结构受弯构件设计中,构件塑性性能的不适度利用很容易导致过度变形,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文中针对钢结构常用的工型截面梁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这一问题,并通过计算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观点,最后,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变形控制要求极高的预应力梁,在设计中较难把握的是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产生的梁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控制,本文目的在于借助成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仿真分析,及时地为工程设计和现场实体试验提供经济,准确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变形精确控制梁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变形控制要求极高的悬空高架梁,其温度场效应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超过荷载作用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而传统的现场实体观测试验在工期,经济性以及可靠度方面无法完全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借助成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温度场效应仿真分析,可以及时地为工程设计提供经济,准确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2榀1∶2 52层2跨混凝土框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应用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框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滞回性能、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耗能能力以及强度、刚度退化等多个方面对加固后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大吨位梁预应力筋张拉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仿真模拟,可就预应力的并加以及现场试验的加载制度等提出合理建议,可以在试验前预测构件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应力、应变、挠度等的变化规律,为梁的预制加工和现场足尺试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纪明  王步 《建筑施工》2017,(3):413-415
为提高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搭设的安全性,对直角扣件节点的半刚性连接机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以盖板螺栓紧固扭矩为主要研究参数,并考虑制作工艺可能造成扣件性能离散的因素,完成了5个层次共60个试件的试验工作,系统性地获得了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节点半刚性连接机制的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9.
纤维布加固水工构件轴心抗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春红  王步  王溥 《施工技术》2004,33(6):16-17
介绍了采用碳纤维布和芳纶纤维布加固水工短柱的性能,提出了保证纤维布粘贴密实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对于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改善效果,在碳纤维布加固体系中引入了素混凝土梁端加腋,构成碳纤维布-梁端加腋组合加固方法。根据3个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从破坏模式、延性性能、承载力、滞回性能以及强度和刚度退化等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加固效果。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碳纤维布-梁端加腋组合加固节点核心区的受力分析模型及相应的抗剪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