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传统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考核方法欠客观,较难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为此,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成绩计算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影响钢结构课程设计成绩的影响因素,建立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7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钢结构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数学模型。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钢结构课程设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掺入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0、10%、20%的粉煤灰和0、0.23%、0.45%的聚丙烯纤维制备混凝土试件,并进行抗折、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23%和0.4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同时掺入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时,随着两种材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均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粉煤灰质量分数为10%、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23%时,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42.5、7.2 MPa。  相似文献   
3.
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是滑坡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存在权重赋值依据不明确的缺陷,提出以熵值作为赋值依据的改进层次分析法。以贵州省赫章县80个滑坡点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植被系数(NDVI)、岩性、距道路距离、距房屋距离、距断层距离作为滑坡影响因子;以熵值作为赋值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滑坡影响因子的权重;对影响因子进行分级赋值,并确定滑坡易发性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滑坡易发性评价体系,并利用GIS软件进行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区划。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时,46个滑坡位于高易发区(占样本总数的57.5%),13个滑坡位于低易发区(占样本总数的16.25%),相比传统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分别高15%和低11.25%。因此,改进层次分析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隧道工程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零散,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迫切需要创新教学模式。结合该课程特点,可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涉及科学、工程问题的不同,将该课程内容划分为基本概念模块和地质、力学及支护结构模块、传统施工方法模块、非传统施工方法模块、管理与维护模块等。此外,还提出按照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来划分课程模块,进一步丰富了隧道工程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下水封洞库多为大跨度、高边墙、不衬砌或少衬砌的地下洞室,因此建库岩体多为质量较好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但现有岩体质量分级体系不能很好地针对此类工程进行岩体分级。在确定了影响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岩体质量分级因素的基础上,考虑RQD值、结构面空间分布、粗糙度、地下水、地应力和储存压力等因素,提出了适用于地下水封洞库岩体质量分级体系(UWCQ),并应用该分级体系进行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岩体质量评价。证明UWCQ体系对评价地下水封洞库岩体质量是可行的,能满足工程需求。这对地下水封洞库的开挖方式选择、支护方案确定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总结归纳有限单元法课程特点,分析研究生教学现状,阐述长期以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基于案例教学法理论,提出以案例引导的有限单元法课程教学方法,并引入3个典型工程案例,说明其实施步骤与方法。最后以近三年的成绩,评价该方法的使用效果。通过案例引领学生思考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提出解决方法,程序设计再进一步深入验证结果,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和案例学习的兴趣,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开展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建筑垃圾处理厂科学、合理选址。选取土地规划、人口密度、距新老城区距离、风向影响、地基承载能力作为选址适宜性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ArcGIS对武汉市开展建筑垃圾处理厂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适合建厂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黄陂区的南部和中部、新洲区的西南部和中部、江夏区的北部和中部、东西湖区的东部和东南部、蔡甸区的东北部、洪山区的北部和东北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厂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于造型奇特、曲线复杂的模型,采用常规三维建模方法建模流程复杂、模型修改繁琐,而基于国产软件BIMBase的参数化建模能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人行拱桥为例,介绍了BIMBase参数化建模流程,研究针对人行拱桥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基于Python语言编写代码设置人行拱桥相关参数,对模型几何信息建立相应的关联性,从而实现人行拱桥参数化建模,最后查验模型的准确性,并将常规三维建模方法与基于BIMBase的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对比。该参数化建模方法有效解决了人行拱桥建模困难、建模流程繁琐和模型修改麻烦的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实现模型大批量快速设计,表明BIMBase参数化建模在三维建模中具有可行性与先进性,同时为基于BIMBase的参数化建模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幂函数的路基沉降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强  黄斌  王章琼 《人民长江》2010,41(19):75-78
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是两个传统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这两种模型反映了两个极端:前者推算的结果通常偏小,而后者推算的结果又通常偏大。为了克服其缺点,在两个传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参数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分别是幂函数模型的两个特例:当幂指数n=1时,幂函数模型退化成指数模型;当n=2时,幂函数模型退化成双曲线模型。以深圳机场路基沉降为例,采用幂函数模型拟合和预测的沉降数据较两个传统模型误差更小,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倾倒变形体是我国西部山区常见的不良地质体,地质背景是影响其发育的重要内因,而目前对地质背景因子与倾倒变形体发育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统计了47处大型倾倒变形体,选取岩层倾角、坡角、坡高、地貌类型、边坡地质结构、岩层厚度、地震峰值加速度等7个影响因子,将各因子划分为不同区间(类),采用贡献率方法计算出各区间(类)对倾倒变体发育的贡献率,并将其贡献率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结果表明:岩层倾角为[70~90°]、坡角为[40~50°)、坡高为[100~200 m)或≥400 m、地貌类型为高原或山地、地质结构为软硬互层、层厚为薄层、地震峰值加速度≥0.15g的一类地质条件,对倾倒变形体发育的贡献率最高,该类边坡应作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