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天津津门酒店为地上17层的连体结构。从地上层14开始两个框剪结构单体连为一体,连体部分采用了钢桁架,桁架上下弦杆分别伸入各单体的剪力墙内一跨,连体部分的跨度为30~35m。介绍了天津津门酒店的结构体系、地基基础等设计要点的同时,重点介绍了该连体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出了工程的结构薄弱部位,同时也验证了结构体系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由于受各种复杂地质构造的影响,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需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系统改造,从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该矿煤层开采的独特技术方案,为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巨大作用。就51101综采面撤除沿空留巷及改变开采方式方面的成功经验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对今后的生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带垫层的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承台垫层桩土系统的共同作用机理。计算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刚性长桩长度、刚性桩边长、柔性桩刚度、刚性短桩长度和垫层弹性模量增加,都会使基础沉降减小。长桩长度增加,长桩的荷载分担比明显增加;刚性桩边长和垫层弹性模量增加、垫层厚度减少,刚性桩的荷载分担比都会增加;刚性短桩长度加长,短桩的荷载分担比明显增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基础沉降控制方法。工程实测数据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提出的基础沉降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转换层刚度突变对结构地震响应的不利影响以及地铁振动带来的舒适度问题,采用厚肉橡胶支座对上海莘庄地铁上盖多塔结构进行了层间隔震设计研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分别对采用刚性转换层结构方案和隔震层转换方案进行了计算。通过设防地震作用下刚性方案和隔震方案的结构响应对比,验证了隔震效果。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转换方案支座最大位移和拉应力验算,验证了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并根据相关规定,验算了结构抗风和微振动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经过合理的设计,采用厚肉橡胶支座的隔震既能达到普通橡胶支座隔震相同的效果,又没有结构的倾覆摇摆问题,为上盖塔楼结构的抗震与减振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电力调度中心大楼的结构方案设计中,针对竖向构件的转换作者尝试了桁架及斜柱等多种方案。发现不同类型的转换方案在抗侧刚度上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带来的结构受力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本工程中局部转换如采用侧向刚度较大的两端刚接桁架,转换构件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内力,这对为竖向荷载转换而设计的转换构件是不利的。同时也给结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分析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简洁的斜柱转换对结构受力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6.
某地下停车库的结构方案设计中,针对抗拔桩的布置形式作者尝试了多种方案。经分析,作者发现存在着两种控制工况:使用阶段水浮力最大柱荷载最大;施工阶段无水浮力施工阶段柱荷载。地基梁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两种工况下的内力配筋。对前一种工况,桩布置在地梁跨中对地梁受力合理;而对后一种工况,桩布置在柱附近更加合理。本工程为纯三层地下室,以抗浮工况为主,最合理的布桩位置接近于地梁的跨中。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到来。网络已走入社会生活,人们欲了解更多的信息网络技术知识。为此,我们请周果宏教授等编撰了信息网络技术100词,其中涉及信息时代的里程个环球信息网、Internet基本服务和网络通信协议等内容,从本期起陆续刊登,以飨读者。第一集信息时代的里程碑ITheAtlanticcable(大西洋海底电缆)第一条海底电缆1858年建成,用于实时实现跨洋通讯。虽然这一事件被看作里程碑,但它是一个技术上的失败,因为它只提供了几天的服务。随后于1866年铺设的大西洋海底电缆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人们…  相似文献   
8.
用Java开发基于Web的网络性能监测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用Java语言实现基于Web的网络性能监测软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三层网络模式,以及JMX、JDBC、RMI和Swing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连期货大厦为超高层双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核芯筒-钢框架混合结构体系。结合工程特点介绍了超限对策。风洞试验结果发现,得到的双塔楼的顺风向等效静力风荷载比单塔楼的大10%~20%,且横向风振的影响不容忽视。探讨了嵌岩锚桩设计及确定基岩承载力的方法,得出岩石地基承载力在不同受力情况下具有不同的结果。结合理论及试验,给出了两端简支H型钢梁开设大尺寸矩形孔的加固方法,采用纵向和横向加劲肋的加固方法时,横向加劲肋厚度和宽度等于梁翼缘,纵向加劲肋厚度和宽度等于梁腹板。结合混凝土浇注试验,介绍了新型外加剂、新工艺在方钢管混凝土柱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